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孩子家庭教育孩子家庭教育15篇(热门)孩子家庭教育1孩子有抑郁症,父母需要从自身寻找问题根源。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需要从麻木中找回应有的温度。现实中很多父母都存在问题。一种父母对孩子过于紧张和控制,习惯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另一种父母则显得冷漠、僵化,与孩子没有互动,也不闻不问。这两类父母看似差异很大,但其实问题是一样的。他们都感受不到孩子的需要,不懂得尊重孩子。心理医生建议,在孩子接受治疗的同时,父母同样需要接受咨询。接受孩子“已经生病了”,去理解孩子的行为不是故意捣蛋,而是抑郁症的正常症状。不要因此去指责、打骂孩子。孩子的抑郁多是因为悲伤不能表达,愤怒无从发泄所造成的.。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多点倾听与关怀的父母。青春期的孩子不同于幼儿时期,孩子们在这个阶段更多需要的是自我作为独立个体被尊重,父母不应以爱的名义控制和限制孩子的发展。在家庭教育方面,要懂得因材施教,对于本来性格就很内向的,应采取赏识激励与引导劝说的方式;而对于性格粗放的孩子,则采取相反的方式。孩子家庭教育21.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孩子就观察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在父母耳濡目染的影响下一点点学习成长。讽刺的是,从事医生、老师、司机等等很多职业都需要学习要取得任职资格证才能上岗,而为人父母这样重要的岗位却可以“无证上岗”。很多家长不懂教育,口口声声教育孩子要努力学习,自己却躺在沙发刷手机、追剧。当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玩儿游戏沉迷时,通过打、骂、吼、叫和催促的手段压制孩子,达到让孩子“乖乖听话”的目的。这类家长常常抱怨孩子不听话不自律,但是你可知道,他的样子正是你的镜子。2.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高情商和学习动力的土壤高情商的培养从父母情绪稳定开始。夫妻关系和睦、家庭氛围轻松愉悦,孩子才能感受到幸福和自信。良好的家庭氛围、情绪稳定,不指责不埋怨的父母,让孩子对家有归属感。幸福和谐的家庭给了孩子自信和勇气去挑战生活学习中的困难,让孩子有胜任感。归属感和胜任感都具备的孩子,才能有能力和信心去自主安排学习和生活,从而建立自主感。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组成了孩子学习和交友的动力系统,也是高情商养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孩子更容易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更容易结交到好朋友,那么好的学习成绩和交际能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3.高质量陪伴孩子,用行动影响行动我们放手给孩子自主空间的同时,不能从打骂控制的极端走向放纵不管的极端,而是要高质量陪伴孩子。所谓高质量陪伴,就是用行动影响行动。当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在旁边拿一本书读,或者工作学习。当孩子认真学习的时候不去送吃的喝的打扰孩子,孩子遇到难题向我们求助时,我们要理解共情孩子的困难,耐心温柔的引导孩子思考,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理清思路,破解难题。定期帮助孩子做好计划、反思和总结,和孩子一起不断进步和成长。4.用同理心共情孩子需求,与孩子站在一起战胜困难不能只看到孩子不良行为,看不到孩子内心想要做好的意愿。很多时候,孩子拖拉、不专注,不是因为她态度问题,而是她没有时间观念,或者没有足够能力去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我们家长应该换位思维,共情孩子,倾听和看见孩子的需求。我们自己小时候或者现在在工作上,是不是也有过做事拖拉,不专注的经历。我们要回归到孩子这个年龄的认知能力去想问题,跟孩子站在一起,帮助孩子解决难题,而不是看着孩子被困难打败。5.发现孩子闪光点、多夸夸孩子千万不能把孩子和别人家孩子做比较,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跟自己孩子的缺点做比较,人跟人本来就没有可比性。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比如,孩子乱扔袜子,说了很多遍,吼她骂她依然没有改观。那就换个思路,只要她有一次做到了没有乱丢袜子,就使劲夸她。她得到夸奖,就更愿意做的更好,越夸越有自信,越夸越自主。想要孩子在哪方面有进步,就在哪方面使劲夸孩子。家长和老师的夸赞是孩子成长源源不断的动力。要多鼓励、认同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只有鼓励和认同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从此刻起,我要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我自己的问题,修正我自己,因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从此刻起,我要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慈爱的爸爸(妈妈)。孩子家庭教育3编者按:《与孩子共读共书》,是高子阳老师编写的教育书籍,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看完之后的感悟吧!一次偶然的机会,同事提到了一位很了不起的老师——高子阳老师,那是同事听完高老师的共读共书讲座之后告诉我的,那一刻,正是我束手无策之时,苦于寻求如何帮助刚上初一的小子提升阅读写作兴趣的方法,终无所得。共读共书?很新鲜的词,好理解,可如何去做呢?原来,高老师有一本新书《与孩子共读共书》,于是,我毫不犹豫,当机立断,立即下单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