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的教学反思历史的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的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的教学反思1马牧池中学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先行者,从实践中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此次孙祖中学之行,既是交流,又是传授。听了马牧池中学张老师的一节课后,我发现我的小组合作还仅仅是初级阶段,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张老师的课堂气氛调动能力令我佩服。从张老师那里,我了解到小组的建立应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依据,应使每个小组都同时拥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让学生们实现自主管理,每个人都有应该负责帮助的同学,都有具体的任务分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这一点我体会最深。历史的教学反思2上个星期参加优质课比赛,我选了九年级上册的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这课是初中九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人教版教材从战争的爆发和北方的胜利两个方面,介绍了这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内战,文字浅显易懂,线索清晰明了。但教材受版面的限制,有关战争的规模及其细节无法展开。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从开发教学资源,使略显平淡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这个环节入手,重点考虑了如下问题:1.如何充实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2.如何让学生理解美国人眼中的南北战争;3.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受到思维的挑战性。设计的基本点在于适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围绕上述思考,基于南北战争的发生、发展与结果都与林肯休戚相关,且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是本课的重点;林肯代表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反映了美国的自由、民主精神;透过林肯的故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林肯的善良、正直、诚信和自强不息的品质,也是情感教育的材料,所以我以林肯为主线进行了教学设计。这份教学设计是采用故事、材料和问题设计教学的思路,进行设计的。我觉得设计没有太大的问题,甚至感觉有点新,但优质课比赛并没有成功。经过同事与同行的评点,以及自己的反思,觉得除了课堂教学的把控能力外,问题主要出在历史材料的处理上。“历史”是一门社会科学,史料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历史结论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离开史料的历史结论是空洞乏味的,离开观点讲史料则缺乏理论深度。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事情,要让今天的青少年去理解、认识,确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教材受到篇幅、选材限制,对史实概括多,具体描写少,结论多,史料少。因而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思想的感染力,把历史课讲活,使学生置身于历史事件中,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必须适时补充一些史料,才能突出历史课的特点。有人说,没有材料,就没有历史。另外,材料也是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桥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自身知识储备不够。为了解决前面提到的三个问题,尤其是要解决“了解美国人眼中的南北战争”,我进行了大量阅读,这个过程让我享受了一次充分研究和学习经历。用故事、用材料或用问题进行教学,是很常见的教学方式。然而,将故事、材料和问题贯穿全课,却是第一次尝试,这点燃了我的激情。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遇到的第二个困准是──如何筛选故事、材料,如何精心设计问题。经历过程后知道,当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需要展拓和深化,对历史现象的认识需要深化和系统化时,为了使学生对历史现象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就要提供一些材料,改变传统的只靠教师讲授的'方法。补充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选择的材料要有针对性,要有说服力。材料很多,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第二,选择的材料要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还要注意:1.不喧宾夺主地补充历史课应该以“教学参考(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准绳,不可抛开教材,而用过多时间补充材料,要有“量”和“度”的探讨。不能过多地补充材料,而耽误主要内容的讲授。(在这点上,后来知道我做的很不够,虽经过筛选,但依然过多的材料让学生迷失了思维的方向)2.不杜撰、想当然地补充应该尊重史实,不可凭自己的好恶而杜撰或想当然地加以补充材料。不能用老观点去补充材料,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一些历史事件。要根据历史研究的新成果和考古发现的新内容去补充材料,这样才能彰显历史课的活力。3.不哗众取宠地补充补充材料要用原始材料,不能为了博得学生欢心和一味追求课堂气氛,搞些添枝加叶的东西。4.不要画蛇添足地补充补充材料要掌握火候,历史材料浩如烟海,不可能事事都去补充,更不能去补充一些拖泥带水的东西。要简明扼要,抓住主要情节,要补充的恰到好处,千万不可搞画蛇添足的东西。在筛选材料过程后,我得到一点启示:要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在保持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平时要注意专题阅读和研究,经过长期的积累,方能做到信手拈来。为了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采用围绕林肯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目的是要抓住初中学生喜欢历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