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教学反思(优选)历史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历史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历史教学反思1我认为《课程标准》中对本课的三维目标,我基本上达到。1.基础知识方面,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基本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如:课前调查让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上男、女生PK赛,学生上讲台讲解,图示法等方式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通过问题式教学法,不仅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主动寻找答案,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变化: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2.能力培养方面,我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学会了生生合作,也学会了制作课件,多种能力得到提高。在这过程中,学生初步学会用历史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的历史问题,找到了一些历史发展的规律,学会左图右书地学历史,初步掌握对历史资料,图片,图表的分析,归纳,概括。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中考非常有用,还注意复习与中国历史相关问题,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3.情感目标方面,在教学中注意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明白美国独立战争是与中国的抗日战争一样都是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正义之战,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调动人民积极性,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华盛顿等领导人在这其中只是起了非常重要的领导作用,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总而言之,我认为我的这节课,符合《历史课程标准》中“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的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进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的要求。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反思,不足之处,请各位多多指教。历史教学反思2段考结束了。面对着学生的答题试卷和成绩册,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本学期,我执教的是七年级的历史。作为学校教务主任,我在布置段考准备工作时曾要求老师们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出发,各科难度系数应控制在0.8以上。可是我自己的学生并没有达到80℅的及格率,81个学生竟然有近20个没有及格。本来,我在命题时也考虑到了学生的能力,也尽可能地降低了难度,可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没有达到及格水平?是题目难度仍然过大,或者是扣分太紧,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我一直都苦苦地思考着,并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我认为,这次段考成绩不理想,既有学生本身的原因,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还有教育教学体制方面的原因。在学生方面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第一,本届学生的基本素质比较差,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以至于不能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就发现许多学生不善于预习教材和搜集教材以外的其他相关的知识信息,甚至可以说他们没有这种观念和习惯,在课堂上许多学生不爱积极参加讨论,更没有争论的习惯,主动发言的人不多,还有不少学生甚至连书本上的知识都不能理解清楚。布置的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也总有一些学生要打折扣。于是一旦考试起来他们中便有人感到无所适从了,自然成绩就不会理想。第二,学生心理上的麻痹和疏忽。由于近几年来我们所在的地区在初中阶段政治、历史、地理三科都是实行开卷考试,许多学生便错误地认为在考试前不必要花费多少时间去复习政治、历史和地理,临到考试时去翻书就可以对付了。在这种思想的主宰下,不少学生平常根本就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复习政治、历史和地理,有的学生甚至对教材的内容在学完以后仍然感到非常陌生,在这种状况下想要获取好的成绩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第三,学生和少数家长认识上的原因。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被人们当成了“副科”,而且这种思想在不少家长和学生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于是,他们在学习上不予以重视,对这些学科的考试也有点无所谓,这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在教师方面来说,则有以下方面的原因:第一,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了解。我以前总认为,我们的生源虽然越来越差,但应该还有较高的基本素质,至少能有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针对平常教学中出现的学生不爱讨论和发言、作业不能按时上交等现象,我仅仅理解为学生刚进入初中,不太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因而没有予以高度的重视。第二,对学生启发诱导不够。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对学生了解不够深入,总以为现在的学生和今年上半年毕业的学生差不多,只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般性的启发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有时遇到学生思考讨论不积极、回答问题不太中肯时,只是简单地进行思考方法的讲解,并没有认真地落实和检查,从而使得学生没有及时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