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小摄影师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摄影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小摄影师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引导学生透过对话和细节描写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受到熏陶和感染。通过看、听、说、读、做、写等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目标】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4、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感受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2、难点: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准备】1、教师:生字卡片、教学挂图。2、学生: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2、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3、老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关于他非常爱孩子的事。二、初读课文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6、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三、合作识字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巩固词语: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回忆上节课归纳的问题三、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尽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来,则照以下步骤进行)1、读文想问题:⑴投影出示“突然”一词,说说你对该词的理解。⑵请在原文中找出例句,体会“突然”一词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⑶围绕两个“突然”质疑。如: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发生的?2、画句找答案:⑴小男孩为什么来?用“──”画出有关句子。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用“──”画出有关句子。⑵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____”画出有关句子。⑶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⑷小男孩跑了,高尔基喊些什么?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3、读句知内容: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欢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四、角色演读,体会感情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⑴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⑵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⑶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⑷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五、巧设疑问,升华感情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六、拓展活动:发挥想象,续写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