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策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市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促进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及形势从国际看,各发达国家积极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布局、技术研发及配套设施建设,美、日、欧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将氢燃料电池汽车纳入国家或地区发展战略体系,设立研发专项,开展试点示范,并制定各类政策,以求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抢占先机。截至2019年底,国外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售17702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已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从国内看,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汽车领域多项政策规划,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推广和产业培育。在产业链建设方面,已初步形成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带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氢燃料电池汽车纳入发展计划。截至2019年底,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企业超过4家,基本形成了产业链体系雏形。在核心技术方面,已基本掌握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其关键部件等核心技术,形成了氢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系统和储氢、供氢系统等关键部件的配套研发体系,具备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平台与整车生产、试验能力。在推广应用方面,我国通过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中国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商业化示范项目”的合作,积累了运营经验。同时,国家拟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截至2019年底,我国累计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突破50辆,建成加氢站60余座。总体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汽车动力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在此趋势下,我市应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明确发展策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将其打造成为市科技创新的一张新名片。(二)市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经过十余年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我市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布局核心要素基本齐全,产业生态圈初具雏形。我市在科技创新、产业基础、政策环境和市场腹地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能够有力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一是高精尖科技创新优势。市拥有研发能力较强的世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了一批行业技术领先的企业,具备高端技术资源和尖端人才资本的领先优势。大学、科技六院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长期在氢能、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汽车等相关领域开展研发,具备较好的研发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商用车产品研发方面,属地车企开展国际合作,正积极开发续驶里程超过450公里的新一代氢燃料电池客车;燃料电池发动机、双极板等部分关键零部件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二是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相对完善,已形成氢燃料电池整车、关键零部件、车载供氢系统、加氢站设备及车辆推广应用的产业链条体系。整车产品方面,规模化投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可实现-30°C低温启动、-40C低温存放和停机自动保护,加注氢气15分钟,续航里程可达3公里以上;关键零部件方面,氢燃料电池电堆企业具备较强自主研发实力,电池电堆已实现国产化;车载供氢系统方面,自主研发的车载储氢瓶和车载供氢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国内不同品牌车辆。大流量高压减压装置、氢燃料系统高压管路已具备量产配套能力;加氢站设备生产及建设方面,属地企业已形成成熟的加氢站系统解决方案,并已在国内建成加氢站20余座;氢能保障方面,高纯度氢气制、储、运具备规模化投产能力;车辆推广应用方面,市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示范初见成效,累计运营2辆团体客车、5辆公交车和165辆物流车,投运加氢站2座。三是支撑和组织保障能力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8年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积累了重大赛事车辆推广组织管理经验,2022年将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带来重大契机。四是周边腹地发展前景广阔。以市为核心的地区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潜力较大,产业链资源禀赋互补,具备良好的协同发展基础。氢能供应方面,天津市立足石化产业资源优势,加快氢能制备和加氢设施建设。河北省积极培育氢气制、储、运、加和燃料电池产业集聚发展,具备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和工业副产氢优势,能够实现氢能制备和利用的产业生态闭环;市场方面,借助冬奥会重大工程示范应用,引领市及重点区域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充分释放,推动加氢基础设施布局建设,逐步带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地区跨区域物流、长途客运等重点领域的应用,逐步扩大“柴改氢”在地区的应用。二、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充分发挥科技、产业、人才优势,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