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学习作者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准确运用语言和清晰的条理性说明。2、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前半部分,这部分以优美的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和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作者是如何深入地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二、深入学习1、快速阅读课文后半部分,明确下面问题:⑴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讨论并归纳:①纬度的差异。②经度的差异。③高下的差异。④古今的差异。⑵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用了哪些词语来说明?明确: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前三者都是空间顺序;后一因素则是时间因素。由空间到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词语:“首先”、“对于”、“还可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⑶在说明这四个因素中,文章举了哪些例子?纬度:南京桃花和南京刺槐开花的早晚。经度: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和济南苹果的花开早晚。高下:秋冬之交山地与山脚,还有山腰的温差。古今:英国南部物候记录。⑷文章是如何结尾的?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并提出希望。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也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等。三、知识拓展1、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2、小组派代表反馈信息。例:下雨前蚂蚁搬家,蚯蚓钻出地面,乌云密布等现象;枫叶变红、大多树木的落叶等预示秋天的来临……四、课外延伸1、小组讨论: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意:人间四月花已开尽,春去夏来。山寺中的桃花四月才盛开,春意盎然。经常责怪春去无处觅春影,不晓得春开转入到高山中。)注:大林寺,庐山寺名,庐山海拔1474米)⑴影响物候的高下差异:植物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夏秋两季越往高处越迟。⑵春季爬山,山上的树木比平地的树木发芽晚。2、回顾课文,物候来临的决定性因素当中有说到古今的差异,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古今的`差异呢?(可提示学生从环境方面去考虑)⑴小组讨论。⑵信息反馈(各抒己见、重点在“关注”这个话题上,勿过于强调正确与否)⑶教师介绍相关的世界环境现状,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五、小结说明文除了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外,还要注意说明事物的条理性,运用语言的准确、生动性。大自然时时刻刻都在向人们暗示着,认识大自然就是更好地认识我们人类本身。希望大家今后在学习生活中多多去留意、去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同时更需要同学们去关注我们这个美丽的家园──地球,去爱护、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六、作业布置1、收集的一些农事谚语,并简单解说一下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2、设计一到两条环保的标语。【附板书】大自然的语言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说明高下的差异。(条理性)古今的差异。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大自然的语言》教案2一、导入新课由复习学过的文体导入说明文学习。二、通读全文,概括内容学生自读课文后议论回答,然后教师明确:本文给我们介绍了有关物候的知识和研究它的意义。三、划分结构层次,理解本文说明的条理性1、本文围绕着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全文可划分为几局部?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教师归纳总结: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局部。(略)2、再问:以上四个局部的说明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后小结。作者在介绍物候现象时采用了这样一种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它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同时使得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只表示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示在文章的局部,3、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三局部“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作者是依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课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依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来布置的,在行文上使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教师提示:我们读一部小说,总是先读到前面的“提要”。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