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教育读书笔记幼儿教育读书笔记合集1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教育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幼儿教育读书笔记1暑假两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幼儿教育》这本书。虽说《幼儿教育》是一本杂志,但其中的内容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看完每一期的《幼儿教育》,我都深有感触,因为这本书不仅是针对幼儿教育,对家庭、社会、幼儿园、教育都有很好的认识。一本薄薄的杂志有精彩的“教育研究专辑”、真诚的“教育经验”、甜蜜的“教师书房”、良好的“家园互动”和优秀的“点题征文”等等,每个内容形式都写的如此深动,其中的“教育经验”一栏,最值得我学习,对于一个没几年幼教经验的我来说,其实很需要从书中或老一辈那学习到更多更好的经验,从而充实自己,不断使自己进步、成熟,在《幼儿教育》这一本杂志中可以寻求到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状态和教育整合方法。读了其中一篇《分享阅读理论与实践专栏——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一文中,得知语言的学习是从倾听开始的,倾听是幼儿获得的第一种语言技能。倾听能力是后天习得的,它与表达能力不同的是,书面表达能力形成于文字,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形成于声音。对于幼儿的倾听意识薄弱或倾听不强有几个方面: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局限、从提问导向的教学观的影响以及错误的评价。在阅读活动中可以通过三个阶段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1、常规活动是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基础。2、阅读活动的导入时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开端。3、阅读活动的开展时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关键。丰富的口头表达、交流机会贯穿阅读活动的始终,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充分的利用这些机会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如教师在阅读前给幼儿提出倾听任务、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关键时候停下来让幼儿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能让幼儿积极地对其倾听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解码和表达、幼儿在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应及时反馈,以有效吸引幼儿倾听。教师要善于总结、提升幼儿的回答。4、阅读活动后对幼儿倾听情况的评价必不可少。在阅读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往往注意表扬那些善于发言、回答问题的幼儿,这样就可能让幼儿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即“只有回答问题才能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为了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增加对幼儿倾听情况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幼儿从内心产生倾听的动力,养成倾听的习惯。一旦幼儿真正把倾听当成一种乐趣、视作一种享受,它所产生的能量将比所有的阅读指导都来得快捷、来得有效!从中让教师深刻体会、关注教师提问的有效性、重要性,并能在以后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具备这样的意识。在以后的研讨中,我们将继续提高教师在活动中提问有效性的教育行为,同时,我们也将对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观察后的回应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使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幼儿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两者的相互关系,促进幼儿既发挥主体性又积累阅读经验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幼儿教育》中还有好多吸引我的栏目及文章,有些文章虽简短,内涵却很深邃。文中的一些观点都是非常值得我们细加品味的,希望大家有时间都来看看这本书。幼儿教育读书笔记2《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读书笔记首次接触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在组织活动时,我在前面讲,孩子在后面讲的场景。我一向在探索让孩子愿意听我讲话,能够专心听我讲话,并用心回应的方法。工作中也在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但是一向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也许这本书对我会有一些帮忙吧?也许书里无非是“尊重、明白、理解、包容、平等、站在海孩子的角度”等等……这些个词吧?带着这两种想法,我开始翻阅这本书。浏览中,案例图片深深的吸引了我。不仅仅正因每次我的处理方式都和错误的范例不谋而合,而且还有那些正确的引导方式让我佩服。细读下去,又有了其他的收获,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克服了一般书籍空洞的理论说教的毛病,它结合众多的故事,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很多简单实用的方法。我觉得这本书本质上是一本人际交往的书,其中很多的理念和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家长与孩子之间,也适用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通读全书后我有一些粗浅的收获:一、关于如何帮忙孩子克服消极情绪对幼儿入园情绪问题的启示:在小班,早上入园经常会出现幼儿哭闹着不肯来园的状况。一般状况,当幼儿情绪不好,我们总试图用成人的观念去安慰、用自己的道理去说服他。孩子其实更多的时候是想把自己的情感说出来并得到认同,找到一种归属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人都有归属与爱的需要。也许明白、赞同才是最好的安慰良药。当孩子感受到被接纳,他们才会鼓起勇气应对自己的问题。认可孩子的感受,并用适合的话说出来你的明白,不好急着给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