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项职员“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施工企业人员直接接触多种危险原因,为提升工人安全素质和自我防护能力,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是指新职员入企教育、施工队教育和岗位教育。一、入企教育对新入企职员,其中涉及新招工人,外企业调入本企业职员、以及招收临时工、农民协议工等,在没有分配到施工队此前,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由企业劳资部门组织,安全质量管理部门派专业人员,按正规化教育方式实施安全教育。教育主要内容是:1、党和国家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规程,做好劳动保护和安全施工生产意义、目和任务等。2、简介本企业施工生产任务、特点,存在不安全原因和危险场合,应注意安全事项,本企业安全生产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3、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防火、防机械伤害、防尘、防毒等安全常识。入企教育结束后,应由项目部安全质量管理部门对新工人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合格者分配到施工队,进行队级安全教育。二、施工队安全教育新工人或在本企业内部调动工作职员分配到施工队后,由施工队长和专职安全员对新工人再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有:1、本队施工作业任务、特点、作业环境中存在不安全原因,危险区域,要害部位。2、劳动保护法规、安全守则、劳动纪律。3、本队施工采用工艺技术,所用机械设备基本性能,易出现事故部位和防范事故措施。4、本队施工工种安全技术基础知识。5、本队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和人员分工负责内容。经过队安全教育,使新工人进一步掌握安全生产知识。队教育结束后,由队对他们进行考试。考试合格者,分配到班组进行操作岗位安全教育。三、操作岗位教育新职员或本企业内部调动工作职员被分配到班组后,结合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安全教育。使其对自己将从事作业,进入岗位取得基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教育主要内容是:1、上岗作业规章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班组劳动纪律。2、本工班、班组施工任务,人员分工情况,各工序相互联络,本工序安全生产应负责任。3、施工中所用工具、电器设备现状,易发事故部位,安全防护装置完好情况及其作用,使用过程安全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4、施工作业区环境卫生原则和文明施工详细内容。5、个人劳动保护措施和防护用具使用要求。根据三级教育内容及要求,本项目负责入企教育、施工队教育和操作岗位教育。入企教育由安全质量环境保护部长组织,工区经理、工区总工、工区安全责任人配合实施,施工队教育由工区安全质量环境保护部组织,施工队长、专职安全员配合实施;操作岗位教育由施工队安全员组织,质检员帮助,施工队长配合实施。三级安全教育结束后,由工区安全质量环境保护部组织考试,考试成绩记入职员安全教育考核卡片,并存入档案。对于考试不合格者,要进行安全教育补课,重新考试,必须达成合格,才准上岗。第二项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1、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全员尤其是施工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提升安全技能和自我防范意识,使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以降低各类事故发生。2、工区应对新进场工人和调换工种职员;必须按要求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3、电工、焊工、架子工、司炉工、爆破工、机操工及起重工和多种机动车辆司机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本工种安全技术培训,方准独立操作,每年还要进行一次复审。对从事有尘毒危害作业工人,要进行尘毒危害和防治知识教育。4、工区要定时轮训本单位各级领导干部和安全干部,其中工区经理、工区总工、安全质量环境保护部长、工程管理部长、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长、班组长是安全教育要点。5、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操作和新岗位安全教育,未经教育不得上岗操作。6、工区对新进场工人涉及协议工、外包工、临时工、学徒工、实习和代培人员)必须进行初步安全教育。在做好新工人入场教育同步,工区还必须把经常性安全教育贯穿于管理工作全过程。根据接受教育对象不同特点,可采用办安全生产黑板报、宣传栏,书写安全标志和标语标语及定时召开安全工作会议等方式进行。7、在岗从业人员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内容是:1)、安全生产新知识、新技术;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3)、作业场合和工作岗位存在危险原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4)、事故案例。8、新从业人员“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内容是:1)、一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项目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劳动纪律,有关事故案例;2)、二级: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和规章制度,作业场合和工作岗位存在危险原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3、三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生产设备、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具性能及正确使用措施,事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