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31清洁能源促进政策的应用分析指南(草案,供讨论)政策应用分析的一般原理政策的类型和特点什么是政策,什么是清洁能源政策?政策,是个含意广泛的名词。因为政策是各式各样的: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政治性的,也有经济性和技术性;既有国家级的,还有地方性的政策等等。政策类型不同,其目标和作用也不同。这里所说的政策主要是指微观性、经济性和地方性的政策。一般而言,政策是政府和社会团体在某一特定环境下有计划的活动过程,提出政策的用意就是利用时机、克服障碍,以实现某个既定的目标,或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以此类推,清洁能源促进政策,实质上就是各级政府为了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采取的一系列有利于清洁能源行动的活动和措施。由此可见,目标是政策提出的前提,也是政策分析的目的。没有目标的政策是毫无意义的。这是政策的一个基本特征。政策的第二个特征是合法性。政策是体现政府意志的一种形式。能充分反映政府意志的政策应具有一定的法律依据。没有法律依据的政策是难以实施或持久的。第三特征是调控性或导向性。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政府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业的发展加以控制和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政策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行为确定了方向。政策可以带动一个产业,也可以滞后一个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如此,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和应用亦如此。政策的法律基础正如前述,政策和法律之间存在特殊关系。法律是政策的重要依据,而政策是实行法律的有效形式;同样,政策和手段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关系。政策是手段的基础,手段则是政策的具体体现。因此,没有具体手段的政策和法律将是空泛的、无力的,不会产生实际的效果。根据我国国家宪法规定,只有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拥有立法权,其具体规定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有关国家主权、自治、刑事、人权、民事、司法、经济等法律;国务院经授权制定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上述范围以外的事项,在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行政法规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或条例,一旦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或条例,如与之抵触,即为无效。有些立法条件不成熟但急需的法律,先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待条件成熟时再上升为法律。与清洁能源有关的法律、法规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项:1.《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04—29第二次修订,2000—09—01实施)明确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实行总量控制。划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核定总量控制区内企事业单位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发排放许可证。划定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实行大气污染收费制度。企业应优先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限制高硫份、高灰份煤炭的开采。禁止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鼓励和支持洁净煤技术开发和推广。改善城市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新建、扩建排放二氧化硫的火电厂和其他大中型企业,超过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的,必须建设脱硫、除尘装置,或采取其他控制措施。鼓励、支持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的生产和使用。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97—11—01颁布,98—01—01施行)第十章节39条规定,热电联产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是城市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公益性基础设施。3.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96—08发布)要求: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及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重点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坚决控制新污染源。限期达标,加快治理老污染源。保护和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增加环保投入。严格环保执法。积极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境意识。4.国务院批准发布国家计委《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97—12—31发布,98—01—01试行)重点鼓励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包括:建筑节能关键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垃圾、生物质能及大型风力机。水能资源保护和开发。5.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联合颁布的《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明确提出:2000年实现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25%—30%,重点城市达到45%—50%;大力发展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供热,合理选择集中供热方式,取代分散、小型工业锅炉供热,提供热电比重。6.《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1998—01—12)明确要求:禁止新建煤层含硫份大于3%的矿井,已建成的矿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