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阶段辅导二一一国际收支调节理论问题一:简述弹性法。问题二:简述曲线效应。答案请在论坛提交。第十一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一、弹性法1调整方式:汇率调整一进出价格变化一影响国际收支逆差=>贬值一出相对价格I一出f一国际收支f逆差=>贬值一进相对价格f一进I一国际收支f、适用条件()对方不报复;()本币对外贬值快于对内贬值(通货膨胀:进价格提高所致,属于货币银行学中的成本推进型通胀。)()弹性条件:马歇尔一勒纳条件=,类似于薄利多销的需求价格弹性条件(>),因为同时涉及进和出两方面,所以要求两个弹性(进和出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曲线效应运用弹性法调节国际收支过程中存在着曲线效应,即本币贬值先造成国际收支继续恶化,然后才逐渐好转,参见下图。图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曲线效应原因:()从出上讲,货币贬值增强了本国出商品的竞争优势,然而国内生产经营者需要通过投资扩大生产,才能实现竞争优势所带来的收益,而投资过程和生产过程都需要时间,导致出本身存在时滞;(你能举出几个生产周期的例子吗?)()从进上讲,货币贬值使得进品价格提高,需求减少,但消费者在偏好、决策方面转向国内产品,以及生产出这些进替代产品也需要时间,导致进本身存在惯性。()订货合同期限的影响。在贬值之前已签订的贸易协定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一旦本国货币贬值,而合同又不能及时调整,导致本国进支付将增加,出收入不会增加,这将在一定时期内恶化国际收支。后两条解释了先恶化的过程。4评价在一战以前适用,一战之后不再适用,因为对方会报复;将国际收支简化为贸易收支,也是不足之处。二、吸收法基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政策上倾向于需求管理公式推导=+++—)^X=—(++)设=—M即不考虑资本流动,则有=-(++)令=++为吸收,则有:调整方式:可能通过(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来调整。适用条件:在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时,可以调整;若已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只能调整。评价:二战以后产生并适用;但仍将国际收支简化为贸易收支,是其不足之处。三、货币法、公式推导:开放经济的货币供给=国际储备+国内信贷一国际储备()=货币供给一国内信贷、调整方式: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出售储备)和控制信贷发行来调节国际收支。、评价:以前的方法只涉及经常项目交易,而世纪年代后,随着国际资本流动性日益增强,资本金融项目在国际收支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货币法用储备资产表示,实际上包括了经常项目与资本金融项目,因此全面反映了国际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