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徐淮地域与儒家文化——以东周秦汉为中心江苏”的界定(1)江苏省的名称,始于清代康熙六年(1667年),取江宁和苏州二府的首字组成。。(2)在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江苏分属于九州中的徐州和扬州,二州大致以淮河为界。(3)江苏春秋时分属于吴、楚、宋,战国时为越、楚、齐的一部分,后归属楚国。(4)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江苏分属于46郡中的会稽、东海、泗水、九江和琅玡等郡。(5)汉代国郡并行,江苏分属于扬州、徐州刺史部和吴楚等诸侯国。(6)三国时,今苏南、苏北分属于孙吴和曹魏。(7)西晋初,今江苏境内的长江以南属扬州,长江以北主要属徐州。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建康(今南京),但长江以北控制力不够,陈时基本属于北齐、北周。(8)隋文帝统一后,江苏境内分置苏州、常州、润州(今镇江)、扬州、楚州(今淮安)、海州、徐州。(9)唐时江苏分属于全国十道中的河南、淮南、江南。(10)五代时,江苏先后属吴、南唐、吴越等国。(11)北宋时,江苏分属两浙路、江南东路、淮南路和京东西路。(12)南宋时,江苏分属两浙、江南东和淮南东路等三路,金人领有的淮北分属山东西路和山东东路。(13)元代时,江苏长江以南属江浙行省,以北属河南行省。(14)明代,今江苏境内分置应天府、淮安府、扬州府、苏州府、常州府、镇江府、徐州府等。(15)清代时,清初改南京为江南省,康熙六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江苏简称苏。(16)1928年以后,上海市划为中央直辖市。1949年,南京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长江为界分置苏南和苏北两行署区。1952年,重建江苏省,撤消行署,南京改为省辖市。今江苏省设南京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连云港、徐州、淮阴、宿迁、盐城、扬州、泰州等13个直辖市,分辖64个县(市)。江苏传统的文化组成吴文化——有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现紧靠太湖的苏、锡、常地区为中心地带。金陵文化——或称“宁镇文化”。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唐代时亦称金陵)。以三国吴先建都京口(镇江)后移都建业(今南京)为契机,以江淮方言与晚方言的并存互融为语言文化的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维扬文化——截庾信《哀江南赋》“淮海维扬,三千余里”句为名。明代曾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素有“淮左名都”之称,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徐淮文化——或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帝国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泛指江苏徐州、淮阴、宿迁以及连云港、盐城的部分地区。苏东海洋文化——苏东有一千多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今南通、盐城、连云港的海岸区域。江苏传统文化的特征(1)水文化、智者文化。长于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处声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2)眼界开阔,思维敏捷,富有活力,心理开放。(3)士农工商同道,义利相互兼顾,经济与文化重心同步推进。(4)善于“变通”,富有“日新其业”的创造精神。(5)具有多元性、交融性、互补性。徐淮地域与儒家文化由于得益于独具优势的人文地理和传播条件,徐淮地域与儒文化源流有着特殊的关系。立足传统文化源头,研究东周秦汉时段徐淮地域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对于研究区域文化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一、东周时期,徐淮地域是儒家传播的强辐射区。儒家在春秋时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学派,孔子弟子三千,高徒七十二人,籍贯可考者约有104人,其中主要来自鲁国和周边徐淮地域诸国。自春秋迄于两汉,这里成为儒学外向传播的文化渊薮,儒家文化也对东周政治事态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到汉代,由地域文化升华为主流文化,主导了中古社会两千年。先秦儒文化的传播,首先在泗水流域造成一个泛文化区域,它以鲁、邹为核心,辐射及于滕、薛、宋、郯等地,相当于《汉书·地理志》划分的鲁宋两个分野,包括了徐淮地域。徐淮不仅处于鲁文化辐射的泗水文化圈和儒风南渐的首当其冲之地,而且与鲁地同源自东夷文化。孔子在世时,率领弟子周游东部诸侯国,宣扬其德治学说,儒学传播到徐淮地域乃至海内各地。战国时,孔学传人子思曾去鲁之宋,在宋都彭城作《中庸》。孟子在宋偃王时来彭城宣传儒家学说。秦代初年,沛人刘交去鲁地受诗学于荀卿弟子浮丘伯门下。陈胜首义反秦,孔子七世孙孔鲋为涉博士,转战于楚、宋故地。西楚建都彭城,其存亡继绝政策受到儒家拥护,直到汉兵灭项羽后引兵围鲁,鲁人犹“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城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史记·儒林列传》)可见,东周至秦代的儒学南渐,使彭城为中心的徐淮之地成为儒学传播的强辐射区域,从而为汉代进一步融入儒学核心区创造了条件。二、西汉时期,徐淮地域大部融入儒学核心区域,经学发展势头强劲。汉兴,儒学以其独到的守成作用,使高帝逐渐改变了对儒家的偏见。刘邦晚年在曲阜以太牢祭孔,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