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6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6页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总结今年,农业生产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区农作物遭受了干旱、冻害、洪涝、台风多种自然灾害和频繁病虫为害,特别是7月上旬连降暴雨,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受灾,近万亩水稻绝收,我站紧扣“优质、高效、产业发展”主题,积极采取对策,落实各项有力措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作用,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实现稻、麦、油全面增产:油菜平均单产148.3公斤,较去年136.6公斤增11.7公斤;小麦平均单产312.7公斤,较去年293.6公斤增19.1公斤;水稻平均单产607公斤,较去年592.6公斤增14.4公斤。一、主要工作(一)突出新技术推广主线,确保粮油生产稳步发展1、强化农作物主体品种的推广应用。全区农作物以“优质、高产、多抗”和专用化为目标,强化主体品种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作物品质,推进产业的发展。油菜重点应用秦优7号、双低率100%;小麦以弱筋品种扬麦13为主体,搭配种植扬麦11,示范种植扬麦16;水稻以武粳15、武运粳7号、武2401和ⅱ优084为主体品种,重点示范超级稻南粳43。2、强化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油菜生产上,以直播油菜和板茬免耕移栽油菜为主,杂交稻茬采用直播油菜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节工省本,晚粳茬口推广免少耕移栽,能提高移栽质量,促进油菜早发冬壮,全区油菜轻简栽培面积达14万亩,占油菜面积的70%。小麦生产上推广精量播种、机条播和免少耕省工节本技术,全区小麦免少耕、机条播面积达18万亩。水稻推广直播稻和机插秧共10.94万亩。其中直播稻面积达8.74万亩,机插秧面积2.2万亩。3、强化超级稻项目的实施质量。《超级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是我区承担的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在全区大面积推广超级稻品种的同时,在秦淮河圩区落实示范方展示区5个,即淳化的土桥、新兴,湖熟三界,禄口石埝,秣陵建东,围绕超级稻种植开展主体品种筛选,机械化栽插,直播与麦草全量还田稻作配套技术专题研究。配套了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了稻作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体系,实现项目区增产、增效的目标。由此初步构建了我区水稻生产的优质、高效技术体系,为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二)主动应对多种灾害性气候,增强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由于秋熟作物收获期推迟以及秋播持续干旱少雨,造成麦油晚播、晚栽面积较大,我站与镇街农服中心人员一道深入村户对秋种基础进行调查,动员农户抡抓晴好天气,发挥机械作用,积极推广条播麦、板茬菜,并完善配套沟系,提高秋播质量。由于冬季气温高,麦油生育进程加快,3月初和3月中旬两次低温对麦油生长影响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我站及时组织人员深入田间,拿出补救措施,利用媒体等多种形式,发动广大农户清沟、追施速效肥料,促进了麦油恢复性生长。7月上旬,雨量大、时间长,导致全区水稻受涝面积达12.3万亩,绝收面积达1.09万亩,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灾情,我们迅速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冒雨深入重灾区察看水情,以最快的速度摸清全区受灾情况,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并及时组织镇街技术人员到一线,指导农户抗灾。发动农户突击排除田间积水,施好恢复肥,抓好病虫防治等措施促恢复生长,对绝收田块及时改种。抗洪补种工作得到省厅、市局的高度肯定,并拔付救灾款物,对恢复生产、降低灾害损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针对后期台风、暴雨导致部分水稻倒伏的实际,动员广大农户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对成熟水稻及时收割。(三)加快推进优质稻米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区域产业化水平1、完善土桥核心方配套硬件建设。续建梯形硬质沟渠500米,机耕砂石路800米、农田水泥路1500米、放水小闸17座,过路涵15道,农田林网绿化植树1万多株。在抓好土桥稻米基地建设的同时,组织制订湖熟三界千亩核心方规划,完成主干道基础性工程建设和部分沟、涵、闸配套设施。2、做好无公害优质米技术应用,确保稻米质量。主要通过邀请省农科院、南农大、专家、教授讲课,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宣传新品种、新技术,使无公害优质米建设成为共识,并积极做好万亩超级优质水稻规模生产基地建设,对100个面积在20亩以上种粮大户建立了田间生产档案,并实行ic卡管理。3、扩展订单生产,提升产业化水平。在不断加强龙头企业建设的同时,积极扩展订单生产,共落实稻米订单生产面积5万亩,订单数量2000万公斤,订单价格高于市场价6%。(四)扎实做好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落实粮食直补等各项惠农政策的工作中,我站人员克服多重困难,在做好面上工作的同时,又深入镇村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对群众来访和举报认真调查,耐心解释,化解矛盾,将工作做细、做实,保证了粮食直补等工作的顺利完成。一是确保农资综合补贴45.5万亩,1365万元,水稻直补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