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2、学会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学习重点】1、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2、学会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教学难点】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及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过程一、课前写话、引入新课请学生描写当天天气。并请学生发言。二、学习课文第1、2、3段──品味语言研读第1自然段:1、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试说一说。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2、我们学过多诗句,都有明显季节特征,你能不能写出描写这四个季节的一两季诗句。参考:春天──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夏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秋天──晴空一鹤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其中“早莺争暧树”、“新燕啄春泥”等是春天的信息,大自然就是这样,以它独特的语言和我们交流,只要认真倾听,你就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3、你觉得哪些词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季节特点?请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自由发言。参考:⑴“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⑵“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⑶“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⑷“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⑸“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研读第二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2段。提问:课文中写道:“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句话:也可以改作:“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大自然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唱了,也好像大自然在催促要赶快割麦插禾。”请学同们看看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交流⑴区别:第一句只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第二句采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⑵认为第一句好,句子形式有变化,活泼。第二句子整齐美。研读第3段:请一学生朗读,思考: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讨论明确:物候──“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学──“利用物候知识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我们这篇课文,介绍的就是物候学知识,为什么不用“简介物候学”,“物候学与农业生产”作标题,而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而另两显得呆板、乏味。三、练笔:二选一1、把你课所写的短文进行再加工。别忘了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2、从下边词语中任选五个写一段话。苏醒冰雪融化草木萌发销声匿迹周而复始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翩然归来风雨载途《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特点。(重点)2、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重点难点)3、了解物候现象,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预习:①阅读课文,疏通文意。②扫除字词障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二、预习检测,读准下面的字音:萌发翩然风雪载途销声匿迹簌簌农谚孕育连翘草长莺飞纬度;衰草连天—鬓毛衰;连翘—翘尾巴;差异—差遣—差劲—参差;观测—道观;播种—耕种;落叶—丢三落四—落枕三、整体感知,归纳课文提纲:第一部分(第1——3段):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四、分析课文:(一)研读第1自然段。1、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试说一说。明确: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2、我们学过的诗句,都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