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资助政策宣传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资助政策宣传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资助政策宣传总结1为加大对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和在校内得到充分宣传,深入人心,确保国家对大学生的各项资助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和落实,进一步维护教育的公正、公平,顺利推进我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资助活动宣传,真正让交通学院的每一个学子都能了解和认识国家对贫困大学生一系列的资助宣传政策,以及促使我院的学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真正的以自己的行动来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关怀。以下是我院在开展本次活动相关总结:一、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制定学院的相关资助宣传工作安排本次活动主要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为指导,配合学校今年的中心工作,以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大学生诚信、感恩教育为中心,引导全体师生深入学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困难、自强自立、努力成才。学院分团委在接到学校的相关资助宣传文件精神之后,认真研究,制定学院资助宣传月的活动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对学生干部和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部署我院资助宣传各项工作安排,制定了针对“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的方案,统一部署工作安排;各个辅导员、学生干部分工开展,在所在专业班级中召开主题教育系列的宣传方案,认真学习和宣传相关资助宣传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确保国家对大学生的各项资助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和落实,让资助政策深入到我院的每一个师生心中。二、层层落实,升华主题教育学院各个辅导员、学生干部在系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和学院的工作安排以后,认真对待此次资助宣传活动,让资助政策在学生心中真正生根发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国家资助政策的温暖之手。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国家资助政策,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召开了资助政策宣传会议,以此来达到广泛宣传的目的。首先学院各个班级在本班开展班会,使同学们了解学生资助工作,然后各班上报家庭贫困生申请表,同时在网上系统申请贫困生资助,学生资助宣传工作得到了我院相关领导的赞赏。三、活动的成果通过此次资助宣传活动的开展,我院全体师生师对国家的资助政策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形成了全院老师共同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把国家对大学生的资助政策真正用到了学院的贫困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引导同学们如何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全院师生一致的好评。获得贫困资助的学生纷纷表示要用心学习,努力奋斗,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四、活动还存在的不足与改进1、我院在此次资助活动的宣传,在工作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提别是在后续工作的开展,如在个班级开展活动中,未能真正在基层班级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有少数同学认为这是在开展形式主义的教育,应该在宣传方法、技巧上多加改进。达到更好的宣传教育效果。2、在宣传效果上要再次提高,通过此次教育班会的召开,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资助政策方面的知识,更让同学们学会诚信、懂得感恩和践行励志,把贫困的压力化为奋斗的动力,在成长的道路上自强不息。资助政策宣传总结2仲夏时节,万物丰茂。为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学生工作处组织“金扁担”大学生资助政策宣讲团开展“青春献礼二十大,资助育人筑梦行”学生资助宣讲系列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乡村行、送政策回家乡、“校县结对”志愿服务、新生线上宣讲、资助咨询热线服务等,让资助政策走进千家万户。社会实践乡村行,炼就真本领。学校组织“金扁担”大学生资助政策宣讲团赴道朗镇丰山村开展“青春献礼二十大,资助育人筑梦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让受助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宣讲团一行精心制作幻灯片,用直观的.数据分析表和图片向村民普及资助政策;走进老党员家中,聆听党员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关爱留守儿童,献爱心助成长,传递正能量;参观老物件,追忆峥嵘岁月,激发爱国情报国志。宣传大使返家乡,传播好声音。春季学期,学校选聘150名校级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开展4次集中培训,定期组织资助政策宣讲到班级、进宿舍活动。暑假期间,80余名宣传大使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返家乡回母校宣传资助政策,在贵州、青海、江苏、河北以及山东近30个地市,走进18所中学、到50余户村民家中,将资助政策送回母校,送到老百姓家里,激励莘莘学子不负韶华、勤学奋进,为困难学生照亮前行路。“校县结对”志愿行,立起好形象。学校按照全省统一要求,组织受助学生到家庭所在地学生资助中心开展志愿服务,协助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济宁市梁山县、枣庄市薛城区等地,志愿者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