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古诗词考点(五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高考古诗词考点篇一一、选择题1、阿伏伽德罗常数主要考察化学中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及其应用,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共存主要考察了对强、弱电解质的拆分,反应过程当中过量问题的分析、处理以及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拆分。3、有机必修主要考察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一取代产物种类的判断。4、盐类的水解主要考察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的应用。5、电化学主要考察原电池中正、负极和电解池中阴、阳的判定,转移电子数的计算,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综合计算分析能力。6、元素推断、性质判断主要考察了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对物质的氧化性、酸碱性、稳定性方面进行比较。7、常识性识记主要考察了化学当中的基础性常识问题,出题简单但知识面较广,需要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进行不断的积累、记忆。(常考知识点顺序不固定)二、解答题1、无机元素推断主要考察了物质间的相互转化,重点考察物质的判断,及化学、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主要考察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的计算、图像分析能力、等效平衡等。3、化学实验主要考察了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检验以及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的分析和相关性质的分析。【高考理综试卷包括选择题21道(每题6分),解答题19道,其中选择1—6题为生物,7—13题为化学,14—21题为物理(14、15、16、17、18为单选,19、20、21为多选)。解答22(7分)、23(8分)、24(13分)、25(19分)为物理大题,26(13分)、27(15分)、28(15分)为化学大题,29(11分)、30(10分)、31(12分)、32(6分)为生物大题,33—40为选修题(每题15分),其中33—35题分别为物理选修3—3、3—4、3—5的内容,36、37、38为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39、40为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3(现代生物科专题)的内容。】高考古诗词考点篇二高考常考诗词知识点古典诗歌分类鉴赏高考常考诗歌类别有:赠友送别诗、羁旅行役诗、论道说理诗、思妇闺情诗、思乡怀人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等。01赠友送别诗古代的送别诗,往往是由眼前景而触发心中情,鉴赏时要关注送别诗中的时空意象和常见物象,如离别诗中常出现的“日暮”“斜阳”“月夜”“清晨”“暮钟”等表明时间的意象和“长亭”“南浦”“客舍”“曲江”“阳关”等表示地点的意象,以及“寒蝉”“杨柳”“浮云”“孤舟”“浊酒”等表离情别意的物象。艺术手法上常常会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常用虚实相生、对比衬托的手法;或直抒依依不舍的离情、情深意长的感恩、孤寂惆怅的悲伤;或借诗一吐心中积愤、表明高风亮节的志向、传达真挚坦诚的勉励等。鉴赏时应注意所写之景的色调对直接表达诗人感情的作用。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02羁旅行役诗中国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漂泊无定,往往容易触景生情,感时生情,如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独处、清明踏青、暮春清秋、途穷日暮,自然而然会引发对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的感伤,触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常用的手法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明确羁旅行役诗大多具有感时生情、以景显情、用典含情等三个特点。03论道说理诗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以理趣见长,耐人寻味。表达形式有借景说理,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有即事说理,如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有托物说理,如欧阳修的画眉鸟。哲理诗往往是叙议结合,寓理于事,寓理于景。常常借助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解读哲理诗中的哲理时,首先要品味诗句,抓住形象(景、物、事)特点,进而联系社会现象、生活实际,由此及彼地联想,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如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04思妇闺情诗思妇闺情诗主要有宫怨诗和闺怨诗两类。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如汉乐府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运用比喻写出了“君恩无常”;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如王昌龄闺怨一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