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西北农业学报》办刊心得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亟待解决摘要。从优化管理、改善办公条件及方式、建立动态化审稿专家数据库,固化和深化兼职主编职责,缩短刊稿周期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论述了《西北农业学报》办刊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同时,提出了本刊存在的人员编制不足、办刊内敛、主动性不强、未能充分发挥期刊编委会职能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长补短,争取早日将《西北农业学报》办成精品期刊。关键词:办刊;心得;问题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33-02一、引言《西北农业学报》创刊于1992年,属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农(林)业科学院,青海、新疆畜牧(兽医)科学院及新疆农垦科学院联合主办。和其他科技期刊一样,近年来,本刊主抓学术质量、编校质量、装帧印刷质量和服务质量,期刊的被引文献量、引用刊数、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网络传播中的年下载量、基金论文比等指标逐年提高[1-4]。在日常办刊工作中虽有点滴心得,但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二、优化管理,提高期刊质量的几项措施(一)在编辑部内部实行人性化管理,做到人尽其才2010年起《西北农业学报》由双月刊改为月刊,为了适应刊期变更后的出版工作,编辑部在内部管理上做了较大调整。首先,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增强主人翁意识,使所有成员把编辑部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第二,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团结一致地去迎接挑战,解决问题;第三,注重编辑的继续再教育工作,2010年所有编辑先后在成都、杭州和西安参加了有关部门组织的理论和实务培训工作,拓宽了视野,提高了业务素质。(二)改善办公条件以提高工作效率2010年年初编辑部更换了所有办公桌椅。当年3月份和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通了集投稿、审稿、编辑加工于一体的网站。为了发挥网上采、编、审等的快速和便捷效能,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5月份购置了性能较高的办公电脑,添置了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三)建立动态化管理的审稿专家数据库审稿专家肩负着稿件学术水平的评审和涉密审查两项职责。审稿人业务水平的高低和对待稿件的态度直接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编辑部对每个审稿专家的每次审稿都要做出综合评价,着重考察评审意见是否充分、审稿态度是否认真。随时淘汰流于应付、审稿粗糙的审稿人;而把认真负责的审稿人作为骨干审稿专家,并在当年给予适当奖励。(四)固化和深化兼职主编的职责国内大多数学术期刊的主编都由其主办单位的学科带头人兼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素养和其广泛的专业交际,对于科技期刊的发展十分重要。然而,很多科技期刊虚化了兼职主编的职能,没有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兼职主编的学科带头人效能。我国现行的稿件“三审制”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从苏联借鉴过来的编辑审稿制度,其理论依据可以追溯到列宁关于出版工作的党性原则的论述上[5]。科技论文经过责任编辑初审(含同行专家评审)及编辑部主任复审后,最后由主编终审把关,所以主编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西北农业学报》主编对于每篇稿件都事必躬亲,每次终审,都会发现和解决很多学术问题。本刊曾收到过一篇土壤肥料方面的论文,初审和专家评审意见认为可以刊用,编辑加工后送主编终审。终审意见认为:论文“材料与方法”中说明试验处理是4因素2水平,而其表1中竟有16个处理,试验设计有问题。后来经其他专家再次评审,发现问题属实。该论文当初是一位有名的专家评审的,所以,不能因为稿件经过专家审阅了,就可以放松对其学术质量的审查。(五)缩短刊稿周期,提高服务质量科技论文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缩短刊稿周期是科技期刊的义务;发表周期缩短了,还能提高期刊的竞争力,有效拓展稿源;同时,缩短审稿和发表周期还是避免一稿二投的有效方法[6]。改月刊后,为了进一步吸引高质量的稿件,本刊把稿件的初审、专家评审等控制在1个月以内,论文发表控制在半年以内;对于具有创新性的论文(比如有关动植物新种、新纪录种等的论文),初审和专家评审控制在1周以内,并做到当月发表。在尽量缩短刊稿周期的同时,为作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日常编辑工作中,作者由于实际需要和困难,会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和要求,只要不违反原则,能提前刊发的论文,编辑部尽量协调,以满足作者的需求。三、编辑出版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人员编制不足本刊现有编辑5名(含外聘编辑1名)、编务1名。对于月刊而言,人员编制显然不足,每个编辑承担的工作量较大,要进一步提高编校质量难度很大。同时,编辑整天沉浸于具体的编辑事务之中,不可能有多余的时间去为期刊的发展而思考,更不会有多余的时间深入到科研教学第一线去组稿、约稿。(二)办刊内敛,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