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4页一个老兵的情怀——XX县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亚辉抗洪救灾先进事迹XX县区交通运输局文章摘要:从胡市汉北河河堤保卫战,到黄潭日夜抢送群众脱险,再到渔薪和老百姓一起扛起防疫和灾后重建的重任.他就是湖北某预备役舟桥团转业军官、XX县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亚辉.胡市镇抗洪——与大堤同在6月以来,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了XX县区,这座水乡……他是一名党员,是一名干部,更是一名勇敢的战士.50多个日日夜夜,他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他的身影始终出现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从胡市汉北河河堤保卫战,到黄潭日夜抢送群众脱险,再到渔薪和老百姓一起扛起防疫和灾后重建的重任.他就是湖北某预备役舟桥团转业军官、XX县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亚辉.胡市镇抗洪——与大堤同在6月以来,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了XX县区,这座水乡园林城市承受了全所未有的巨大考验,天门河、汉北河水位高涨,全市防讯形势异常严峻.从6月底开始,他率领30人,组成抗洪抢险突击队,投入了火热的抗洪事业.日夜坚守在堤,突击队先后在渔农村,胡市村等堤段,消耗各类沙石土料200余袋,封堵管涌1个,抢修渗漏5处,巡堤坝10余天,他舍小家,顾大家.灾情就是命令,尽管转业10多年,他依然保持着“最可爱的人”的英雄本色.军人服从就是天职,人在堤在,周亚辉在抗洪防汛中几乎没有了家的概念.妻子在医院上班,突然生病,他也无暇顾及,小孩万里迢迢从新加坡回来,想和他商议婚事的筹办,他也无法抽身,当他接到妻子无助的电话时,他的内心在流血,内疚的泪水只能往肚里咽.长期饱受椎间盘突出折磨的病痛之躯,始终坚守在抗洪战斗第一线.黄潭镇抗洪——重驾冲锋舟周亚辉18岁入伍,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某预备役舟桥团参谋长,靠的就是过人的政治素质和精湛的技术业务,在部队曾两次荣立三等功.退役十年依然不忘初心.7月19日至20日,上游的钟祥、京山等地大雨倾盆,飞流直下,直扑天门,渔薪、黄潭等乡镇平地起水数尺,一时间一片汪洋.停电停水,通讯中断,灾民的呼救声淹没在茫茫的洪水中.在得到消息后,他主动请战,曾经的技术专家又重新驾起冲锋舟,冲向洪水深处的村庄.烈日炎炎,洪水涛涛,乡亲在哪。带领他的小分队穿梭在黄潭水府庙、丝网湾村、徐马湾村,挨家挨户寻找,遇到年纪大的老人他也不顾腰锥子般的刺痛,亲自把他们一个个背上冲锋舟,一整天来回20多次,嗓子喊哑了,腰也直不起来,他忍着从不叫累.整整三天三夜,他没有合眼,和战友们一道共救出乡亲800多人,运送各类物质50余吨.渔薪镇抗洪——一心为人民洪水过后,万物凋谢.鱼米之乡经受了一场百年一遇的大浩劫,到处是动物腐烂的尸体,污物满地.瘟疫就像一只恶魔随时可能吞噬我们的乡亲.指挥部迅速调整部署,救灾人员就地转向灾后防疫.周亚辉和小分队立即卸下冲锋舟,又背起了喷雾器,加入了灾后防疫的队伍.他日夜驻扎在渔薪镇潘渡村,和乡亲们吃住在一起,配合卫生部门开展生活饮用水水质的检测,让灾民喝上放心水,指导灾民对居住地和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配合市畜牧局实施打捞、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死猪、家禽.组织突击队对生活垃圾和废弃杂物进行突击清运.共使用消毒药品1000多公斤,消毒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在他的沉着指挥下,灾后防病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他的的努力下,潘渡村没有出现一例因灾后原因引起的传染病.他走村串户,和灾民交心谈心,了解受灾群众思想动态.开导鼓励他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在潘渡村期间,共走访受灾群众306户,召开村党员干部大会和群众座谈会8次,调解矛盾纠纷5起.及时、公开、民主的将受灾物资发放到每一位受灾群众手中.他还主动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指导,为群众恢复生产提供技术帮助,减少灾害损失.他作为交通局的一名干部,多方奔走,带领该村群众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迅速开展灾后恢复生产和农村住房重建工作,还争取单位支持,争取资金修复被冲毁的道路和桥梁,修复路面5处,修复涵洞1处,通组道路也已全面恢复正常.这就是一个普通老兵的情怀,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党,装着人民,装着他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他不愧是时代的楷模,身上永远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我们为他的宽广的胸怀,无私的品质,正直的人格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