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复习提纲(专题一)一、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P6▲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分封制:(1)概念:封邦建国,为了巩固西周统治,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2)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官员任免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3)义务:a定期朝贡b提供军赋和力役(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4)影响:a、积极:加强了周王对全国的统治;b、消极: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分裂割据埋下祸根。2、宗法制:(1)概念: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的政治制度。(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大小宗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C、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知道秦统一和皇帝制度的创立,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1、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P8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1)中央:皇帝制度的创立与三公九卿制——专制主义P10(2)地方: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P9①皇帝制度:a、创立者:嬴政(秦始皇)b、特点: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②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③郡县制:“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专制主义: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汇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积极:①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消极: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压榨人民,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迅速激化。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了解汉朝刺史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基本内容,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刺史制度P14设置: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包括诸侯和地方高官)职责: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完善)P13(1)三省职权: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审核诏令);尚书省(执行诏令),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作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既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加强皇权,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3、选官制度: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两汉时期)、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清朝)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在中央,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君权不断加强。(2)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补充说明: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皇权不断加强: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丞相是皇帝的助手,位高权重!汉朝: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又设“中外朝”削弱相权。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既合作又相互牵制,加强了皇权。宋朝:设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副相)分割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军权;设三司分割财政权。P14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朱棣设内阁。★补充说明:地方权利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设立: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带来了政务缠身的弊端,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P17职权:内阁是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2、清朝的军机处P18设立: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职权: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只能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积极影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和封建经济的发展(2)消极影响: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败。★中西对比:明朝内阁与近代西方内阁制度的不同:不同——a、近代西方的内阁制度,是防止专制独裁,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b、明朝内阁制,是为皇帝提供参考意见,并无决策权,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可见,它们名称相同,本质不同。(专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