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4页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历史试卷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第一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答案请按要求写在答题纸上1.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如果想到实地去考察南方古猿的遗址,则应该去()A.非洲B.美洲C.亚洲D.欧洲2.同桌给阳阳出了一个谜语,谜面是:“她是古代民主政治的摇篮,是奥林匹克的故乡,奥运火炬在那里点燃。”谜底是()A.斯巴达B.雅典C.马拉松D.迦太基3.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本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B.有才能的人都有机会入朝为官C.把日本推向了奴隶社会的顶峰:D.农民耕种土地并向国家交税4.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任宫相时进行了改革,其核心内容是()A.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B.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C.实行军功爵制度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5.右图名为《教皇为皇帝加冕》,这幅图画反映出()A.罗马教皇是法兰克等国君主的御用僧侣B.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C.教皇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D.法兰克国王是罗马教皇的附庸6.安东尼自豪地称地中海是“我们的海”,请你判断他应该生活在()A.罗马帝国时代B.巴比伦汉谟拉比时代C.希腊伯利克里时代D.埃及法老时代7.每年,世界各地都有许多非常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不远万里,前往伊斯兰教的圣地——伊斯兰教诞生的地方去朝拜。这个伊斯兰教的圣地是()A.麦加B.巴勒斯坦C.麦地那D.迦太基8.阿拉伯帝国在古代曾盛极一时,要想了解这个帝国的有关风土人情,我们应该首选()A.《荷马史诗》B.《俄底浦斯王》C.《大唐西域记》D.《天方夜谭》9.某班开展了一次探讨拜古廷帝国衰落原因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四个小组分别确定了历史研究主题,其中最准确的是()A.保守狭隘导致帝国的衰落B.信仰差异导致帝国的衰落C.民族融合导致帝国衰落D.种族矛盾导致帝国衰落10.有人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他敢如此狂妄是因为他应用了哪位物理学家的话?()A.阿基米德B.爱迪生C.牛顿D.爱因斯坦11.关于文艺复兴运动,初三(3)班的同学展开了激烈讨论。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小李认为是一次复古运动B.小王认为是一次宗教改革运动C.小江认为是维护封建专制的思想运动D.小陈认为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12,“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A.基督教产生B.新航路开辟C.文艺复兴发生D.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3.名画《蒙娜丽莎》典型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主要表现在()A、达芬奇成功地运用“圣像图”的画法B、它歌颂世俗人生,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表现人性的美C、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D、它充分体现了神权的力量。14.哥伦布说:“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这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力是()A、追求财富B、发现新大陆C、拯救灵魂D、享天堂之乐15.“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把世界连成一体开始于()A.文艺复兴运动B.新航路开辟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英国工业革命第二卷(非选择题共20分)第二卷共两小题,答案请按要求写在答题纸上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努力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材料二:原始社会,没有阶级,也没有等级之分。从原始社会末期起,社会开始发生分层分化,伴随着阶级的萌芽,也萌发了等级的胚芽。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等级分化进一步深入发展,于是在古代国家中便出现了各种社会等级制度。材料三:《改新之诏》载:“罢昔在天皇等所立于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新政府废除了皇室的屯仓,贵族的田庄以及部民,把全国的土地和人民收归国有,变成“公地、公民”。在此基础上实行了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材料四: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见闻述成一本书,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1)材料一出自哪部法典?(1分)这部法典在世界法典史上有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