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7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海关AEO-认证-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最新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最新文档,欢迎下载)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271268935"信息安全管理制度HYPERLINK\l"_Toc271268936"计算机管理制度HYPERLINK\l"_Toc271268937"机房管理制度HYPERLINK\l"_Toc271268938"网络安全管理制度HYPERLINK\l"_Toc271268939"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HYPERLINK\l"_Toc271268940"密码安全保密制度HYPERLINK\l"_Toc271268941"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HYPERLINK\l"_Toc271268942"病毒检测和网络安全漏洞检测制度HYPERLINK\l"_Toc271268943"案件报告和协查制度HYPERLINK\l"_Toc271268943"网络资源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为维护公司信息安全,保证公司网络环境的稳定,特制定本制度。第一条信息安全是指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和密码技术,保护信息在传输、交换和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系统管理员应对处理信息的系统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和定期维护,避免因为系统崩溃和损坏而对系统内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信息造成破坏和损失。2、信息内容的安全。侧重于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系统管理员应对所负责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测,采取技术措施对所发现的漏洞进行补救,防止窃取、冒充信息等。3、信息传播安全。要加强对信息的审查,防止和控制非法、有害的信息通过本委的信息网络系统传播,避免对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以及个人利益造成损害。第二条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安全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第三条信息的内部管理1、各部门在向网络系统提交信息前要作好查毒、杀毒工作,确保信息文件无毒上载;2、根据情况,采取网络病毒监测、查毒、杀毒等技术措施,提高网络的整体防病毒能力;3、各信息应用部门对自己所负责的信息必须作好备份;4、各部门应对本部门的信息进行审查,网站各栏目信息的负责部门必须对发布信息制定审查制度,对信息来源的合法性,发布范围,信息栏目维护的负责人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信息发布后还要随时检查信息的完整性、合法性;如发现被删改,应及时向管理部报告;5、涉密文件不可放置个人计算机中,非涉密电子邮件的收发也要实行病毒查杀。6、各部门发布的信息不得涉及国家秘密。第四条信息加密涉及公司利益的秘密信息的电子文档资料应当在涉密介质中加密单独存储。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以下活动:1、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制作、传播、复制有害信息;2、入侵他人计算机;3、未经允许使用他人在信息网络系统中未公开的信息;4、未经授权对网络系统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信息(包括系统文件和应用程序)进行增加、修改、复制和删除等;5、未经授权查阅他人邮件;6、盗用他人名义发送电子邮件;7、故意干扰网络的畅通运行;8、从事其他危害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的活动。第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凡与本制度有冲突的均以本制度为准。计算机管理制度为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确保计算机安全运行,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一、管理范围划分本部计算机分为涉密和非涉密两部分,涉密计算机指主要用于储存或传输有关人事、财务、经济运行、信息安全等涉及单位秘密的图文信息的计算机。非涉密计算机指用于储存或传输可以向社会公开发表或公布的图文信息的计算机。管理部和财务部各一台计算机按照涉密要求进行管理。二、非涉密计算机日常管理1、各部门的计算机,部门负责人为管理第一责任人,承担本部门计算机操作的管理、保密和安全,以防止误操作造成系统紊乱、文件丢失等故障。2、计算机主要是用于业务数据的处理及信息传输,提高工作效率。严禁上班时间用计算机玩游戏及运行一切与工作无关的软件。3、新购的计算机、初次使用的软件、数据载体应经我部计算机管理员检测,确认无病毒和有害数据后,方可投入使用。4、计算机操作人员发现本部门的计算机感染病毒,应立即中断程序和网络,并与计算机管理员联系及时消除。5、爱护机关计算机设备,保持计算机设备的干净整洁。三、涉密计算机日常管理1、涉密的计算机内的重要文件由专人集中加密保存,不得随意复制和解密,未经加密的重要文件不能存放在联网的计算机上。2、对需要保存的涉密信息,可到管理部转存到光盘或其他可移动的介质上。存储涉密信息的介质应当按照所存储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