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与基本形制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昭名分、辨等威”的“三代”服饰宽衣大袖的汉、晋服饰胡、汉融合的隋、唐服饰独具特色的清代服饰一、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与基本形制实际上这种上下分体的服饰,其最早出现要远早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黄帝时期。由于它便于活动,应该时最早的基本服饰形式。上衣的形式是交领右衽,有袖,长至于腰。下裳类似于今天的围裙,是用带子系于腰前,长短至于膝。深衣衣与裳连接成一体的服装称为“深衣”。《礼记·深衣》郑玄注云:“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采者.”后世各种形制的袍及长衫就是由深衣演变而来的。在裤还没有出现之前,这种深衣集护体、遮羞、装饰于一体,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帽戴在头上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服饰称为“帽”。《释名·释首饰》云:“帽,冒也。”帽最初释指一切盖在头上之物。后汉书舆服志说:“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最早的帽子是用兽皮缝制的。后世的冠、冕等都是不同形制的帽。履穿在脚上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服物称为“履”。释名释衣服云:“履,拘也,所以拘足也。”用来装束双足之物即是履。古代的履多是用草麻编制或用皮缝制。它的突出特点是浅帮,或只是用绳将底系于足的穿透帮。用草编的称为“屦”,用麻编的称为“履”,用皮缝制的称为“扉”。加木底或厚底的称为“舄”,后世统称为“鞋”。古代士兵的草鞋二、古代服饰的演变公的衮服上只有降龙的纹饰。周代的“昭名分、辨等威”的服饰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改造而利用。服饰不仅用来区别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分名,更用来区别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地位。劳动者阶级不准穿以帛制成的带有章纹的深衣,只能穿用粗麻制作的短褐,这是历代最常见的平民之服。(二)宽衣大袖的汉晋服饰周代的深衣,在汉晋时期更加流行并且有所变化,主要想更加宽大方面发展,形成汉晋时期服饰的主要特点。深衣上体下体相连属,以其宽大深长而得名。但周代的深衣短不要在足踝以上,长不可托到地面,右衽有曲踞。袖子的长度,除了手长,其余部分至手再曲折回来,长指至肘。深衣共十二覆,象征一年十二个月。衣领如矩,袖圆如规,背缝如绳直,下裙摆如权衡平。裙的两边,乐谱宽大的余幅。穿着这种宽身大袖的深衣,显得格外的雍容华贵。因此,深衣的用途最为广泛,男女皆可穿,文武皆可用,可以迎宾,也可以治军。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和陶俑的形象看,汉代的深意均长及拖地,要比周代深衣更加宽长。(三)胡汉融合的隋唐服饰南北朝时期,周边被称为“胡人”的少数民族大批涌入中原地区,胡服成为社会上特别释北方地区普遍流行的服装形式。这种窄深紧袖,圆领开衩的“胡服”,活动方便,适于耕战,利落美观,节省布料,因而,颇得汉族上下各类人的喜爱。而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又十分思念羡慕汉族古代帝王将相那一套峨冠博带的威仪,因而采纳了汉族的某些服饰。经隋至唐的数百年间,出现了胡、汉服饰并存,胡、汉服是相互融合的情景。唐初,人们以穿胡服为时尚,或穿窄袖袍衫,百官士人皆以其为常服。唐太宗等皇帝也亲穿胡服。唐玄宗时,骑马宫人都戴胡帽,民间争相效仿。在唐代不仅男子服饰有“胡气”,女子的服饰也如此。但隋唐时期的服饰,特别是皇帝和百官的礼服,仍然沿袭周汉以来的传统形制。唐代的服饰,是以周汉以来的传统服饰为主体,融合胡汉服饰于一体,综合创新的服饰、其后的宋、辽、金、元、明诸朝,都是在沿袭唐朝服饰的基础上,各有创新。(四)独具特色的清代服饰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