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职业卫生基本知识培训内容波及安全诸多的理念来自国外无论是冰山理论还是海因里希法则多米诺骨牌首先要理解原义才能有的放失!什么是安全?什么是职业卫生?安全和职业卫生工作要排除的,不仅包括外在威胁,还包括内在“疾患”。如肌体生病、组织紊乱等。内在“疾患”虽然不是外在威胁,对人来说却是危险的。外在威胁和内在疾患,都可归为危险。两个方面所有排除,就是一种没有危险,没有伤害的状态。我们称它为安全状态。安全之道知易行难学以致用用于实践能力内容波及一、职业病危害来源(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或存在的有害原因(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或存在的有害原因(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或存在的有害原因(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原因(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原因二、职业病的定义法定职业病目录的历史状况职业病危害原因可分为10类职业病目录10类132种详细分布职业病的特性职业禁忌症职业病危害工作有关疾病常见工作疾病有毒化学物质毒物的毒性与分级毒物的毒性和分级高毒物品目录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原则《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229.2-;《工作场所有害原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原因》GBZ2.1-;有毒化学物质内容波及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急性中毒:毒物一次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体内导致的中毒(急性苯中毒、氯气中毒);慢性中毒:毒物少许长期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慢性铅中毒、锰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和慢性中毒之间的临床类型,如亚急性汞中毒。迟发性中毒:脱离接触毒物一定期间后才展现中毒的临床病变(锰中毒)。毒物吸取: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超过正常范围,但无该毒物所致的临床体现,呈亚临床状态。如铅吸取、汞吸取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续)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急性职业中毒的毒物类别内容波及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防毒技术措施工程防护新技术的筛选4647高毒物品的应急救援口罩:可以盖住鼻子和嘴,由可以清除污染的过滤材料制成;半面罩呼吸保护器:覆盖鼻子和嘴部的面罩,用橡皮或塑料制成,带有一种或更多的可拆卸的过滤盒;全面罩呼吸保护器:覆盖眼、鼻子及嘴部,有可拆卸的过滤罐;动力空气净化呼吸保护器:用泵将空气送进过滤器,在呼吸保护器内形成微正压,防止了污染物从缝隙中进入呼吸保护器;动力头盔呼吸保护器:包括了过滤器及装在头盔上的风扇。净化的空气吹进到头盔之内供呼吸使用。皮肤吸取的防护防护服防尘工作服:分为工业防尘服和无尘服。工业防尘服重要在粉尘污染的劳动场所中穿用,防止各类尘接触危害体肤:无尘服重要在无尘工工作艺作业中穿用,以保证产品质量。防毒工作服:用于酸、碱、矿植物油类、化学物质等作业人员的防护,分密闭型和透气型两类。前者用搞浸透性材料制作,一般在污染危害较严重的场所中穿用;后者用透气性材料制作,一般在轻、中度污染场所中穿用。防油工作服:采用耐油材料以阻隔油浸蚀人体。防静电工作服:用于易燃易爆作业场所。防护手套护肤膏消化道吸取的防护防止误服:有毒物品有标示,醒目位置注明危害,严格管理;进食前需洗手;不在工作场所进餐;眼睛的防护安全眼镜:用于防止低能量的飞溅物,如金属碎渣等。安全护目镜:用于防止高能量的飞溅物和灰尘,在通过深入处理后,也能抵御化学品及金属液滴。面罩:提供对整个面部的高能量飞溅的的保护,同步加上多种过滤片后,可以处理多种类型的辐射几种有毒物质的防护内容波及物理原因所致职业病(7种)重要工种存在的重要职业病危害原因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阐明内容波及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管理(续)2制定防治计划和实行方案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详细实行方案。如职业病危害控制计划,包括职业病危害平常监测、检测、评价计划,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配置、维修、维护计划;体检和健康监护计划。计划应当有目的、指标、进度安排、保障措施、考核评价措施等,并计划规定,制定详细实行方案,保证计划的贯彻。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步”管理制度;(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