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讲招聘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本讲重点】招聘怎样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招聘流程及误区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自检】您怎样认识招聘工作在企业发展中作用?一般人认为,人力资源部工作中,招聘最轻易:不外乎筛选简历、面试、告知来上班。而一位做了23年人力资源工作专家认为,招聘或选才恰恰是最难,招聘就像一场冒险、一场赌博。一场不正规招聘,例如通过会面、谈话来确定人选,这种招聘可信度非常低,只有38%;再加上心理测评、取证,完毕整个流程,这样成功率也只有66%。也就是说,工作做足了才刚刚及格。因此,整个招聘与选才过程就像打仗同样,要多学一点技能,把这场战斗做得更专业某些,才能招到更合适人选。招聘怎样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人力资源管理鼻祖DaveUlrich曾经写过一本书,叫《人力资源冠军〉〉(HumanResourceChampion),在这本书里DaveUlrich提出HR这样一种词,就是HumanResource简称,即人力资源。在此之前,人力资源部门叫人事部(HumanManagement)oDaveUlrich说,什么样企业能赢?不是靠产品特色,也不是靠成本领先,在这个不停变化着高科技驱使下商业环境中,发现和留住人才将成为竞争重点。正如体育团体积极网罗最佳球员同样,未来企业、未来商业组织也将为获得最佳人才而展开剧烈竞争,成功商家将是那些善于吸引、发展和留住具有必要技能和经验人才。人们为何找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这种工作是最理想,但很少有人能这样幸运。那么,人们换工作图是什么?有人说,为了一种更好发展机会;有人说,在自己能力实现同步,获得自身价值体现;也有人说,先满足生存需要,然后有机会再向前发展……根据马斯洛人类五个需要层次理论,人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成就需要即自我实现需要。也就是说,人们找工作首先是满足生理需要,然后是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最终是自我实现需要。如此一步一步地向更高一级阶段前进。招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面试中一定要问问题就是:你为何选择我这个企业?这可以搜集一线资料,可以看到你企业有哪些竞争优势。你会发现诸多候选人都是由于你企业所在行业好,有就业安全感。尚有就是高工资,然后是有股票期权、有参与授权、培训、技能开发、内部提高机会,公正绩效考核系统及公平待遇。此外,在招聘时候挑选人才方式和面试方式,将直接导致人才愿不乐意选择你企业。【案例】某甲到一家外国企业面试。面试主考官是一种外国人,进去之后主考官就对他说:“谢谢你今天来参与面试,我一共问你10个问题,请您如实回答。”10个问题问完之后,某甲就想:终于轮到我发问了,我问一问企业状况吧。成果没等他开,那个外国主考官就对他说:“好,今天面试就到这儿,谢谢你。你出去吧,顺便把第二个人给我带进来,好不好?”某甲出了大门就想:你休想再让我进这个企业。为何会导致这种状况?就是由于选拔工作做得不够专业,或者说面试时候伤了候选人心,导致了他不乐意来你企业。更有甚者,他会带着一腔怨气去跟他朋友、客户、亲戚、家人诉说。再过度一点,这个案例碰巧落到老师手里,他觉得这个案例十分经典,就把它带到每一种公开课上。你名声就因此扩散得越来越远。因此,提醒经理们注意:要把招聘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其实是在给你企业添彩。部门经理、直线经理(linemanager),背负着挑选候选人、做招聘决定重要职责,因此但愿有更多部门经理加强这方面学习。【自检】根据你经验,列举员工在选择工作时所关怀原因。【参照答案】应聘者在选择工作时一般关怀是就业安全感、高工资、股票期权、参与授权、培训和技能开发、发展机会、公平待遇、信息分享、鼓励机制、岗位轮换、长期方略等。有效招聘怎样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减少成本支出。招对了人可以减少企业成本,进来后来不用对他再进行培训。能吸引到合格人选。假如你招聘做得非常专业,自然会吸引合格人选。减少流失率。在招聘过程中实话实说,通过现实工作预览来减少流失率。虽然有效招聘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在协助企业创立一支文化愈加多样队伍这一点勿被忽视。【案例】英国有一家轮胎企业,最高管理层有五个人,他们是同一种大学同一种系毕业,大学毕业之后这五个人又考上了同一种大学MBA,然后一起担任这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平时这五个人都住同在一种小镇上,他们去同一种超市买东西,星期日一起去同一种教堂做礼拜。这五个人平日里总是形影不离,他们一起共同构筑着生活理想。不幸是,这家企业后来倒闭了,这五个人也因此丢了饭碗。实际上,这五个人中,其他四个人是此外一种人翻版,他们用同样声音说话,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也极为相似,管理理念也差不多。这种倾向在一种企业里是很危险,它会使企业员工品种越来越单一,并且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