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钢铁意志观后感钢铁意志观后感精选(15篇)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在写观后感时,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立场。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钢铁意志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钢铁意志观后感1电影《钢铁意志》由真实历史改编而成,讲述的是我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的父辈跨越重重艰险,用钢铁般的意志炼出第一炉铁水的故事。以前很多人对主旋律有着一些刻板印象,但去年的《守岛人》让好多人感慨到“这才是真正的主旋律”,而今天的《钢铁意志》也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首先故事情节很丰富,一点不沉闷,有笑有泪更有非常坚实的`力量感。所有场景非常真实震撼,尤其是炼钢的场面,当看到第一炉铁水流淌出来时好像真的能感受到热浪扑面的感觉。另外电影浓浓的东北气息让我这个身在异乡的东北人感到非常亲切,也很难想象影片里严寒冬季的戏份是在非常炎热的大夏天拍的,呈现得那么真实,真的厉害!以前知道鞍钢,但没有详细了解过,这部电影不仅让我们知道钢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也让我们了解到鞍钢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炼钢的画面,而当铁水流淌的场景呈现在大银幕时让我感受到了更大的震撼。想想在那个火红的年代,生活那么苦,人们却都有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劲儿,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也难怪已经被敌人破坏掉的钢厂能“死而复生”,真的佩服他们这种钢铁般的意志。钢铁意志观后感2铭记先辈,致敬时代。电影《钢铁意志》上映至今,备受关注。这部振奋人心、讲述鞍钢为新中国钢铁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鸿篇力作,吸引全国观众走进影院,好评如潮。网络各大平台有关《钢铁意志》的话题热度不减。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北京日报、京报网、辽宁日报等全国媒体纷纷聚焦鞍山,争相报道。微博上,广大影迷以打卡影片、晒影评、晒票根等形式,向老一辈钢铁人致敬。截至4日5:30,微博话题#被电影《钢铁意志》燃到了#、#电影《钢铁意志》#阅读量高达4776万、1583.9万,大家纷纷通过带话题晒观影、晒祝福,目前话题热度还在持续攀升。国庆节期间,市新闻传媒中心新媒体平台,通过鞍山云APP、抖音、微信、微博、头条等平台,时时推送《在鞍热映影迷反响热烈》、《挺起大国脊梁——听老鞍钢人王延绵、孙涛讲述影片幕后故事》、《主创演技超赞但真实的鞍钢英模更硬核》等多篇独家报道,并在官方微博创建#钢铁意志鞍山精神#微博话题和晒票根活动,引发热议。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节日期间,多部影片扎堆上映,《钢铁意志》等主旋律电影成为全国票房主力军。目前,全国院线观影,《钢铁意志》排片占比位列前三。影片上映至今,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北京日报、京报网、辽宁日报等全国媒体争相报道,《“钢铁意志”在他们身上这样传承》、《再现新中国第一炉铁水诞生》、《用心、用情、用功首映获赞“扎实”》、《电影:硬气、聚气、提气》等多篇文章,全面展现了鞍山作为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的荣光和辉煌。银幕上,一个个钢铁身影,怀着一颗颗火热的心,用他们的臂膀和身躯,搭建出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钢铁生命线”。广大网友纷纷讨论,镜头中演绎的英模人物浓缩着千千万万曾经为祖国钢铁事业奋斗的人,他们的激情如铁水般炙热,意志如钢铁般强韧。正如电影中工人一锤一锤敲打着2号高炉内坚硬的铁渣子,也凿出了一条通向钢铁工业大国繁荣富强的'崛起之路。影片的精彩展现,当然离不开钢都鞍山在幕后的鼎力支持。影片开拍前期,主创人员多次来鞍,走进鞍钢,深入采风交流,调研座谈,实地了解炼钢过程。孟泰和王崇伦的子女以及家人还为主创人员提供了珍贵的事迹材料,为影片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提供了参考。钢铁意志观后感3在很多老一代人的记忆里,凡是跟钢铁相关的物件大多离不开一个“洋”字,洋枪、洋炮、洋铁、洋钉……这些今天的孩子们都听不太懂的词,浓缩着积贫积弱的困苦。然而,光靠“洋”,终究是靠不住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1949年11月,美国组织14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巴黎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统筹”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封锁”和“禁运”。从1950年1月开始,美国的“封锁”“禁运”措施不断升级。2月,美国要求英国禁运战略物资至新中国。3月,美国宣布所谓的“战略物资管制办法”。按照这个办法,被管制的物资共计600余种,包括机器、交通工具、金属制品、化学原料等。美国还要求所有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的国家禁运战略物资至中国,并威胁这些国家如果不执行,就削减对其的贷款。当年11月,美国商务部将管制的战略物资由600余种增加到2100余种……今天我们常常谈起的“卡脖子”,早已有之。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志愿军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但当时中国的钢产量仅仅是同期美国的1/144,有些战士身上带的子弹都装不满一个弹夹。电影《钢铁意志》的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紧迫”地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