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司法局三服务工作计划一、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年活动计划(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年”活动,更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使招商引资工作成为每个干部的自觉行动,确保完成今年招商引资任务并有所突破;用足省、市相关扶持政策,更大力度推进项目对接工作,确保完成四个乡镇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主要任务“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年”活动从2012年1月开始到2012年12月结束,1、招商引资专项行动(1)抓好招商引资。组织干部主动走出去招商,广泛寻找项目信息,积极洽谈项目,做到主要领导带队招商,直接接待客商,洽谈项目,参与立项报批,破解招商难题,组织项目实施。(2)抓好项目谋划。结合我区实际,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谋划包装一批产业招商项目,为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打好基础。责任领导:责任人: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2、项目资金申报行动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性机遇与省里对欠发达地区扶持政策,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谋划包装一批向上争取资金的项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各职能科室。3、司法所项目推进行动及时协调处理司法所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工作督查,确保完成、四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对、四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建设项目进行申报,争取立项。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基层工作管理科二、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计划(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机制,转变干部作风,促进干部深入一线、服务民生,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基层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干部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二)主要任务1、开展民情调处工作,推动干部服务群众。根据区委的要求,全面实行“民情调处日”制度,坚持每月20日与联系乡镇联动开展民情调处工作。坚持实行“群众接待日”制度,每月15日由局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值班,在法律援助中心接待群众,解决矛盾纠纷。2、加强农村和农民普法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法制宣传进农家活动,抓好普法联系点工作,组织开展农民普法“万千工程”(万名法律明白人、千名学法用法带头人),利用农村法制宣传栏等专窗,采取法制宣传图片展览、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赠送法律书籍、播放法制电影等形式,把涉及农村的法律法规送进乡村,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建立村级法律宣讲员队伍,采取集中宣讲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广大农民群众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3、进一步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示范点”的创建工作。联合经贸局、教育局等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及示范点”各级先进评定活动,围绕行政村班子建设,党员和村民代表队伍建设,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务决策“五步工作法”等内容,切实抓好落实,努力实现民主法治村建设目标,推进全区各村(社区)民主法治工作新发展。4、继续加强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四个司法所基础建设项目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抓好司法所矛盾纠纷排查制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学习例会制度、廉政建设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的落实。加强对司法助理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实行每季一次司法所长以会代训制度,提高司法行政业务素质,加强对司法所工作的检查督促,促进司法所各项工作职能的全面落实。5、进一步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科学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两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意见》和全区人民调解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新发展。继续加强乡镇、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企事业单位、区域性、行业性调委会建设,着重做好开发区调委会、企业调委会的建立工作,力争80%以上的重点企业(200人以上)建立调委会。重点加强与卫生、环保、交警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建立化解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依靠专业化队伍,采取专业化手段,有效化解劳资、医患、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矛盾纠纷,赋予人民调解新内涵。继续实施好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政策,调动广大调解员的积极性,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互动机制,继续发挥好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结合的优势,完善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先行调解、委托调解等形式化解民事诉讼纠纷。6、扎实抓好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以建立完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各项工作制度、措施为重点,着力健全社区矫正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上下功夫,在规范执法行为、规范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质量,确保工作成效。归正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下,社区矫正对象当年再犯新罪率控制在0.8%以下。三、“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