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有企业改制下金融资本能否当好战略投资者——以平安上海家化控制权争夺为例摘要:近年来,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作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模式,被广泛采用。本文将战略投资者分为产业投资者和金融类投资者,从平安上海家化的案例出发,侧重于分析金融类投资者的投资特点及行为路径,通过探究金融资本的引入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评判金融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发挥的作用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本文认为金融资本作为无关性战略投资者对企业公司治理和经营效率方面存在一定的正面影响,但引入的战略投资者目的不纯或实力不足引发的控制权旁落风险,会使其负面影响远大于其正面效益。针对这一风险,本文在最后,基于股权结构、治理模式等给出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关键词:战略投资者金融资本公司治理目录一、序言1二、文献综述2三、案例介绍2(一)案例背景2(二)案例时间线3(三)其他重要因素4四、金融资本行为及诉求分析6(一)平安自身投资特点6(二)平安收购家化的动因与收购后的分歧71.自身制度72.平安家化两方矛盾分歧8五、金融资本接手后的业绩表现9(一)公司治理层面9(二)公司运营层面10(三)2009-2017年公司业绩11(四)同行业比较12(五)总结13六、案例结论与启示14(一)结论14(二)启示与建议151.金融资本如何做好一个战略投资者152.被并方如何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16参考文献17PAGE\*MERGEFORMAT17一、序言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混合所有制改革定为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并于2015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一些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现代企业制度不够健全,国有资本运行效率有待提高,企业管理混乱,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有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以追求治理结构的优化以及经营效率的提高。而金融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其动机及行为路径存在投机、逐利等特点,这也为改制后的企业发展带来重大隐患。本文基于上海家化引入平安信托作为战略投资者这一案例,对平安信托这一金融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发挥的作用及产生的风险进行研究,以探讨在国有企业改制背景下,金融资本能否当好战略投资者这一角色。本文提出的假设为,金融资本作为无关性战略投资者对企业公司治理和经营效率方面存在一定的正面影响,但引入的战略投资者目的不纯或实力不足引发的控制权旁落风险,会使其负面影响远大于其正面效益。在本论文的以下部分,将从平安信托收购上海家化后引发的控制权争夺出发,从事中、事后两方面看金融资本的引入,对企业治理及经营业绩两方面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印证本文的假设。本文的研究将围绕两条主线展开,如下图所示,第一条主线为金融资本——控制权争夺——实业资本,本文将围绕控制权争夺这一事件,分析金融资本自身的投资特点以及引发控制权争夺的动机、影响事件发展的其他因素。阿洪和梯罗尔将控制权分为形式控制权和实际控制权(1997),由于“内部人”控制,金融资本本身的投资意愿和行为,即套利或获取现期和未来收益,可能难以实现,因此金融资本有动机通过解聘高管、改组董事会,获得控制权,直接影响管理层决策。由于金融资本在控制权争夺这一冲突事件中,很大程度上发挥了自身主观能动性,对自身利益诉求有很明显的体现,因此本文认为这一事件对本文分析金融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背后的动机以及导致负面影响的原因有重要意义。第二条主线围绕评估战略投资者作用展开,即实业资本——客观表现——金融资本,本文将从经营业绩即市场表现,同行业比较数据以及公司治理两方面进行分析,客观评估金融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影响的好坏。从而从原因,即“为什么做得不好”,以及具体表现,即“哪些地方体现出做不好”来印证本文最开始的假设。图1案例研究结构二、文献综述1999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中提出“战略投资者是指与发行公司业务联系紧密且欲长期持有发行公司股票的法人”。战略投资者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产业性投资者,即与标的企业所处同一行业(竞争型战略投资者)或在产业上属于上下游关系(互补型战略投资者),这一类投资者不仅能带来资金,更能带来先进的技术支持以及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另一类为金融类战略投资者,又称为无关型战略投资者,主要包括投行、基金等,这一类投资者虽不具有相关联的产业背景,但作为战略投资者,同样具有长期发展眼光,通过长期持有股权,从企业发展和价值增值中获益。因此,界定战略投资者的标准关键是看投资者是否具有长期投资的信心和计划,是否能够深入参与企业的治理,是否对提升企业价值具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优势(屈艳芳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