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4调查报告小教五班吴婉铃郑莉万惠雯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小学儿童低中高年级在图书阅读内容、电视节目(卡通片)的变化,分析不同年龄儿童的兴趣倾向特点及原因以及在认知或社会性发展上的特点。调查内容:不同年龄的孩子对图书及电视媒体喜好倾向方法:问卷访谈对象:高年级:五个人(2男3女,其中有一对双胞胎姐妹)中年级:五个人(3男2女,其中有一对龙凤胎姐弟)低年级:三个人(1男2女)结果:见第二页表格分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看书的比例一直增加;看电视的比例在低年级到中年级有所下降后,在步入高年级又有所回升;电脑游戏和艺术类的比例有所上升;外出游玩的比例有所下降。从认知能力上分析:1、注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儿童对绘本和动漫的倾向基本能不变,而这两个方面都是儿童个体的需要和兴趣,这属于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这也验证了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处于同一水平;而纯文字类书籍的阅读是一种有目的、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由表1数据可说明,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有意注意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逐渐提高。2、思维,绘本和动漫是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儿童所能接受的,随着年级的增高,历史类和科技类等抽象逻辑类书籍和电视节目为儿童所接受。这体现了具体形象思维想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但正如书上所说,这只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所以高年级甚至我们大学生都还是喜爱绘本和动漫的。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为什么高年级在动漫上的倾向没有下降呢,因为动漫是属于个体的兴趣,而这属于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无意注意,但是儿童如果只倾向于具体形象的绘本和动漫,排除教学上对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根据弗洛伊德的“本我”,个体是遵循“快乐原则”的,儿童绝对不会主动放弃自身的兴趣,这将会阻碍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这时候父母和老师的指导是相当重要的,根据表2可知,随着年级的增高,父母指导和老师推荐逐渐影响儿童的阅读和电视节目倾向。又根据弗洛伊德的“自我”,自我的作用就是要满足本我的本能需要,同时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冲动,所以儿童不会放弃看动漫,但学会了控制这种冲动,学会阅读需要有意注意的书籍,这体现了儿童学会在应试教育下遵循“现实原则”,而在部分儿童中,会出现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在考后的一个时间段控制自己不看电视不玩游戏的情况,这是儿童对自己的惩罚,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贪玩才没考好,有的儿童甚至会觉得这是对不起父母和老师的行为,这就是“超我”,当自我控制不了本我冰箱本我妥协而违背了良心时,自我就会产生一种内疚感和惩处自己,在控制自己的意志中,儿童已经无形地遵循了“至善原则”。要补充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儿童甚至成人都能达到超我的境界,激发超我的因素有很多,在调查中发现父母学历高和家庭和谐的儿童,更早达到超我状态,这在低年级中并不明显,因为低年级考试拼的是细心,而高年级的考试则需要通过平时的努力,而越早达到超我状态,则在考试中就越占有优势。调查结果:表1:儿童在低、中、高年级平时活动的比例年级平时活动(2女1男)低(3男2女)中(2男3女)高看书33%其中100%绘本、100%历史故事60%其中80%绘本、40%纯文字、10%历史故事和10%科技探索80%其中100%绘本、75%纯文字100%历史故事和50%科技探索电视66%其中100%动漫20%其中100%动漫、20%武侠40%其中100%动漫、40%青春、80%综艺60%科技类电脑游戏0%20%20%艺术类0%0%40%外出游玩100%100%60%年级原因低中高父母指导010%40%同伴流行33%10%20%老师推荐0040%网络媒体000个人兴趣100%100%100%表2:影响其平时活动的因素调查问卷以下都为多选题:平常空余时间的活动:A书B电视C外出游玩D艺术类E电脑游戏最近看什么书:A绘本B大篇幅文字类文学作品C历史故事D科技探索为什么喜欢看:A父母指导B同伴流行C老师推荐D网络媒体E个人兴趣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A动漫B青春励志情感剧C综艺节目D相亲节目为什么喜欢看:A家庭原因B同伴流行C老师推荐D个人兴趣父母的文化程度和家庭和谐程度(私下了解)【备注】1.有的孩子空余时间父母不允许看电视,可是我们调查问卷的第四点是她们喜欢的电视节目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