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理健康课教案(实用)心理健康课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理健康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心理健康课教案1引言: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家庭关系、青春期困惑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教案集包括了18节课的教案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学会应对压力和困难、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并提供了相关的教学活动和练习,帮助高中生拥有更加健康、积极和幸福的心理状态。第一节课:认识自己的情绪目标:学习认识自己的情绪,并探讨情绪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活动:情绪垃圾桶步骤:1.学生制作一个垃圾桶模型,并在上面贴上情绪标签(如愤怒、悲伤、焦虑等)。2.学生写下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并将其放入垃圾桶。3.学生讨论垃圾桶中的情绪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作业:请写一篇短文,描述一天之内你的情绪变化,并分析对你自己和他人产生的影响。第二节课:合理表达情绪目标:学习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培养积极的沟通方式。活动:情绪声波传递步骤: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不同的位置。2.一个学生发出一种情绪的声音,并传递给下一个学生,直到最后一个学生。3.学生讨论声音的变化和情绪的传递方式。作业:请思考一种积极的沟通方式,写一篇短文阐述其重要性,并提供一个实际的例子。第三节课: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目标:学习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的方法,并认识包容和友善的重要性。活动:友善行动计划步骤:1.学生列出一些友善行为,如微笑、帮助他人等。2.学生选择一种友善行为,并制定一个行动计划,在一个星期内实践这个行为。3.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作业:请写一篇短文,分享你实践友善行动计划的经历,并总结友善对自己和他人的积极影响。第四节课:理解青春期的情绪困惑目标:学习理解青春期情绪困惑的原因,并提供积极应对策略。活动:情绪图谱步骤:1.学生绘制一幅情绪图谱,将不同的情绪和可能的原因进行分类。2.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的情绪图谱。作业:请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在青春期遇到的一次情绪困惑,并分享你是如何应对的。第五节课:应对学业压力目标:学习应对学业压力的方法,并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活动:压力小组讨论步骤:1.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学习中可能面临的压力和应对策略。2.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和总结小组的讨论结果。作业:请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在学业中遇到的一次压力,并分享你是如何应对的。第六节课:培养自信心目标: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并认识自信的重要性。活动:自信口号步骤: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自信口号。2.学生展示自己小组设计的自信口号,并解释其含义。作业:请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在自信方面取得的进步,并总结自信对你的影响。第七节课:积极乐观的心态目标:学习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并探讨乐观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活动:乐观心态日记步骤:1.学生每天写下一个积极的事情,并记录自己的感受。2.学生每周分享自己写的乐观心态日记,并讨论乐观的力量。作业:请写一篇短文,总结乐观对你自己和他人的.积极影响,并分享一个乐观的经历。第八节课:幸福与感恩目标:学习幸福与感恩的关系,并学会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一切。活动:感恩日记步骤:1.学生每天写下一件让自己感恩的事情,并记录自己的感受。2.学生每周选择一件感恩的事情,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作业:请写一篇短文,总结感恩对你自己和他人的积极影响,并分享一个感恩的经历。结语:通过这18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加认识自己的情绪、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学会应对压力和困难、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并珍惜和感恩自己的生活。让他们拥有更加健康、积极和幸福的心理状态,为自己的成长和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心理健康课教案2教学理念:[对相关年龄特征的阐述]初中学生正值青春的高峰期,在生理上,他们正在发育成熟阶段,在心理上,初中学生的智力发展己经到达了一定的水平,尤其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得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推理能力的发展使他们的某些观点或看法很深刻且趋向成熟。基于以上两方面发展的原因,初中学生急需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实际上,许多的农村中学,对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的学习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许多学生并不真正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探讨,引起初中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兴趣,了解自己是否真正身心健康,是否有心理障碍,有助于他们调节心态,初步掌握心理调节的一般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宗旨、意义的`阐述]本课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能正确了解自己本身是否身心健康。引起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