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惠民县胡集镇明德小学09年度中华经典诵读推动项目与未来计划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以“文明古国”的美誉享于海内外,作为炎黄子孙加强对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弘扬民族精神才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少年时代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13岁以前是人生记忆力最好的年龄。王则贵教授说:“从小读最有价值的经典著作,使中国文化从根救起。”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09年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推动项目和未来计划。一、推动项目: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推动措施:1、诵读时间:学校每周安排一节诵读课,有各班语文教师负责辅导,每天中午大课间为集体诵读活动时间,有学校统一组织,学校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读书,读好书。2、诵读内容:⑴课本中的古诗词。⑵学校统一引发的《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校本教材。⑶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推荐的经典诗词、古文。⑷学生课外自选阅读的经典古诗、古文等。3、评价体系:⑴鼓励学生之间开展良好的竞争机制,每学期组织一次经典诗词诵读评选活动,组织两次集体诵读展示活动。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平台,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⑵鼓励学生利用手抄报或读后感的的形式,展示诵读经典诗文的所得所感所想。⑶建立学校督促检查制度。负责组织的各部门要明确分工,定期不定期深入班级检查诵读情况。每次抽测人数不少于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抽测内容不少于5篇。每次抽测检查要作好记录。二、未来计划:学校将进一步健全“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机制,具体措施为:学校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例如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建立有效的评价制度。评价分别由教师、家长、小组和自评四个部分组成,使学生形成习惯,持久地进行。指导学生撰写诵经读典的体会和感受,评选优秀作品,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广播,让学生在读经典、品经典中健康成长。定期组织经典诗词诵读评选活动,每学期组织两次集体诵读展示活动。一、指导思想: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2、具体目标(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书达礼,心地向善,修养提高,身心健康和谐发展。(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4)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构建和谐家庭。三、诵读内容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笠翁对韵》《孟子》等。同时,精选中外现、当代诗文。分低、中、高三个阶段完成。四、方法(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2)“小朋友,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真言。引读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读;分组读、个别读、接龙读、默读……,想方法多听多读。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经典诵读活动计划】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2、具体目标(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书达礼,心地向善,修养提高,身心健康和谐发展。(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4)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构建和谐家庭。二.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弟子规》、《三字经》、《唐诗三百首》、《论语》等,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等。三.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1、每天利用早读课进行10分钟的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2、语文课前两分钟诵读或背诵古诗词;3、每月的黑板报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的内容;4、每天中午午间时间播放国学经典的朗读碟或者是国学经典音乐;5、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