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筛选课文主要信息,学习写读书摘要。2.了解一些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3.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教学重点:了解一些物候知识,理清影响物候来临的几个因素的顺序,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教学难点:理解影响物候来临的几个因素,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1](新吐绿芽的柳枝、亭亭玉立的荷花、翻飞如火的枫叶、傲雪独开的梅花)同学们,大自然手中的画笔色彩斑斓,大自然独特的语言更是魅力无穷。芍药低垂,那是在吟颂着生命的轮回;候鸟迁飞,那是在诠释着四季的唯美,所有的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子燕翩舞、落叶翻飞,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有关物候知识的科普文章:《大自然的语言》(出示课件2)2.(出示课件3)简介作者: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二、出示学习任务(出示课件4):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有四个:1.感知一篇摘一摘(内容要点)2.选读一段理一理(说明顺序)3.精读一节品一品(生动语言)4.仿写一段练一练(表达能力)三、感知一篇摘一摘首先,我们来进入第一个环节:1.积累字词【指名学生读自己积累的字词(出示课件5);然后教师出示重点字词(出示课件6),让学生齐读】。2.速读课文筛选信息:我们知道课文是一篇讲述物候知识的文章,请同学们根据所提示的问题,说说你从课文中了解了哪些物候知识的主要信息?(指名学生说出自己提取的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内容要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物候知识,强调:只要抓住文章中的关键性词句,我们理解起来就会方便、快捷和准确。)小结:文章首先通过描绘四季变化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出示课件7);然后说明物候观测与农业的重要关系(出示课件8);接着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3.出示“摘录卡”(出示课件9)课题: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类别:课文内容要点:(1)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4)物候学研究的意义: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4.(出示课件10)根据读书摘要,填写课文提纲。5.小结:作者从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写起,告诉我们有关物候的一系列知识,让我们知道每一片叶落,每一朵花开,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怎样把复杂的学科介绍清楚的呢?让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的学习。选读一段理一理(说明顺序)(出示课件11)自读文章6-10小节,议一议: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不能调换位置?为什么?2.综观全文,文章按什么顺序安排内容的?小结: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此外,前三者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这样使文章条理清晰。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以人们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为序)由现象到本质:四季不同景观物候现象与农业的关系物候知识物候学由主到次:纬度经度高下古今由影响程度的大到小:纬度、经度、高下古今由空间到时间:纬度、经度、高下古今3.(出示课件12)借助图片,理解影响物候来临的几个因素。(出示图片)4.抛砖引玉,(出示课件13)提问:这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哪个因素?最能说明这种影响的是哪句话?(学生回答:第四个因素--古今的差异;“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交流:你还知道哪些现象中包含着物候知识?你搜集的农谚有哪些?(指名说一说)(出示课件14)小结:正如作者所说:每一片叶落,每一朵花开,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同学们,让我们用心来聆听大自然写在这青山绿水之间摇曳多姿的语言吧,读一读四季美景,听一听四季虫鸣,让我们进入本课学习的第三个环节。精读一节品一品(生动语言)1.指名朗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听读第一段,你听到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你读懂了什么?用“我听到了,读懂了”说一句话。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找出你最喜欢的词语或语句,试说明理由。3.这一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指名学生说)(出示课件15)学生活动:品点美词、美句、美段。六、仿写一段练一练1.师:从作者生动的描绘中,我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