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面试,面试……面试,面试……面试,面试……1其实从一个企业面试回来我就想写写东西了。可回到宿舍坐到电脑前却又没了兴致,还不如玩游戏来的爽快。话说回来也没有几次面试了,从上上周的深圳卡西欧开始,到今天的电装,就算加上明天的丰田,也就4、5家。而且也就只是面试,还没有任何一家确定给我offer,这么说起来还真是有点失望…说回今天的电装面试。下午4点跑到天河,到了人家电装的一个分部的办公室。因为上次笔试也是在这里,所以没有什么新鲜感,只不过今天看到了人家员工在上班,上次没有。天哪,那哪是工作啊,简直就跟大学自习室差不多,有的人在看文案,有的人在用笔记本,偶尔会有人打电话,还不断有日语出现……等了10分多钟,终于有人来叫我了。跟着她走进一间会客室(就是我上次填表的那间,又没有什么新鲜感…)一个看上差不多有20多快30岁的日本男人坐在沙发上,还有一个也差不多年纪的中国女翻译引着我坐了下来。简短的寒暄以后就开始面试了。日本人看上去很友善,另外声音特别好听,听起来特别想一个有名的声优哈哈。他一开始就说了一句,如果你听不懂的话就说出来,我会换一个说法或者用中文……一听到这话我算是一下子放松了(本来就不紧张)。然后就是自我介绍,问了优缺点等等,这些都是准备过的,也没什么大问题。后来说到为什么选择生产管理、职业规划等,都还算是答了出来。最后那个日本人就一直唠唠叨叨说了一大堆生产管理到底是做什么的一些话,说得我连连「はいはい」,「わかりました」的,头也点的不行。总之电装这个职位是不错的,自己也算是争取了。至于人家要不要我,这都看缘分了哈哈。明天还有丰田的面试,因为是翻译,所以工作本身并没有太大吸引力。对我来说,丰田唯一的优点,就是大企业的名气和广丰苑的优雅了……注:广丰苑是丰田员工的住所,硬件十分优秀,跟白领们的公寓一样。面试,面试……2精彩的开场白会让人眼前一亮,它会影响到面试官对你的态度在朋友圈里聚会时,总有新朋友加入进来,做自我介绍时,谁的介绍更能吸引你?打动你?在有人向你推销产品或者保险时,谁先说的什么,更能让你愿意听他说下去?最后达成购买意愿?什么样的“开场白”最能吸引人?第一位就是与听者的利益攸关的。能够给他带来利益的更能吸引并打动他。次之,就是就是能够娱乐或者刺激他的感官,让他产生哈哈大笑,或者在他心里引起共鸣的。再次之,就是新鲜的,听所未听,闻所未闻,还有点意思的。人对于自己的利益总是很敏感的,你起卖产品给某人,你无非也是想拿到他口袋里的钱罢了。但是你不能直接去拿去要,因为说不好他正捂紧了钱袋,并且算计着你的钱袋呢。你必须先给予,让他觉得这东西于他有用,不可或缺,先有了占有欲望,拿了产品的手自然不会把钱袋捂得那么紧了。去谈生意时,你也不能先讲赢利了我分多少,而是说从我们的合作中你可以挣到多少。也是先给,让别人有了想要的欲望,别人才愿意拿出你想要的。所以说,人之劣根性,谁都想拿。怎么个拿法?先给,再拿。互利双赢,共同进步。找工作时也是如此,你必须先给老板看到你能够给他什么,然后你再从他那里拿你想要的。那么你的“开场白”如何才能吸引他?无非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能为他创造什么价值,带来什么的效益。相信老板会马上睁大眼睛,听你进一步的描述,并对你立即有了某种期待和兴趣。想要给面试官留下一个深刻的好印象,就请好好的准备一下你的开场白。面试,面试……3欧莱雅面试没有刻意化妆,我想:自然、整洁、大方一样可以拥有自信,展现自我!走进小会议室,欧莱雅面试官戴女士给我抛出了一个常规的问题:“请你先介绍一下自己,好吗?”对于这个问题,我早有准备,除了简明清晰地描述了自己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的经历及其取得的成绩,列举了自身几个性格特征和相关的具体细节后,欧莱雅面试总结介绍时我说:“我非常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集诗人和农民于一体的理想的欧莱雅人,像诗人一样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又像农民一样勤恳、脚踏实地。”戴女士转而用英语问道:“你们专业学习了哪些课程?”显然,她在面试中穿插着考查英语的听说能力。因为我学的专业与经济有关,所以我用简洁的英语列举了所学的从宏观到微观较为广泛的专业课程:经济学、财务管理、会计学、审计学、市场营销学等。“如果有三个职位让你同时选择,你的第一选择是什么?”问题紧密相连,丝丝入扣。“财务管理”,我很肯定地坚持着自己的求职方向,并谈了自己对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解。“好的,那么平时你参加过学校的社团活动吗?”正是有了课余丰富多彩的生活和面试前的充分准备,我顿时信心满怀,如数家珍地和她聊起了在大学学生会记者团与同学们一起策划、组织、报道的大型活动,聊起了在大学学报里亲历选题、采访、写稿、编辑、校对乃至排版的深刻体会,当我拿出一份精心准备好的学报百年校庆特刊时,她很是惊讶和欣喜。不知不觉间,半个小时悄然而过,欧莱雅面试也已进入尾声。最后戴女士让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