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6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6页司法优秀个人事迹材料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是*区*村镇司法所所长*。下面,我把*村镇*营村法律服务室建设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营村位于*村镇的西南方向,距*村镇政府约10公里,该村有240户,800多口人,典型的以农业种植为主,在全镇23个村中属于中等村。今年初,*村镇党委政府在区司法局的大力支持和具体策划下,结合市、区两级新农村建设精神,决定在*营村开展法律服务室工作试点。法律服务室的建立使镇级法律服务团的职能在农村得以延伸,使法律服务的内容更贴近群众,更有针对性,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树起了一道法律服务保障的屏障。法律服务室是在村设立,司法所负责指导管理,专业法律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参与,集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法律援助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的法律服务机构。一、法律服务室基本情况(一)机构设置。法律服务室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依托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办公地点在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文化大院。人员由村专职人民调解员一名、律师一名、退休法官一名、司法助理员两名组成。日常工作由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为负责人,司法所负责组织、协调、管理。(二)工作制度。为了规范法律服务室的运行,我们采取“三二一”项措施,即建立了三项制度,登记制度、统计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制定了两项职责,法律服务室工作职责和法律服务室人民调解员工作职责;明确了一则纪律,一套程序,法律服务室工作纪律和法律服务室工作程序。同时为了规范运作,我们把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纪律、服务承诺等项规章制度,上墙公示,以便于群众监督。在法律服务室内设立自由索取处,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书籍和宣传资料。在工作室设置法律服务需求箱,收集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加强服务的针对性。(三)工作模式。法律服务室工作人员由村专职人民调解员、职业律师、法律工作者和基层司法助理员组成。平时由村专职人民调解员在岗值班,负责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民间纠纷,收集整理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定期向司法所报告。每个月的第一个周二由律师等专业法律服务工作者“坐诊”,接待群众的法律咨询,调解重大涉法矛盾纠纷,开展普法宣传。每个月的15日、25日(遇节假日顺延)由司法助理员值班接待群众法律咨询,调处疑难矛盾纠纷,定期开展适合农村的,农民易于接受的以案说法式的法律知识讲座和座谈。司法所定期利用村宣传橱窗宣传与农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区司法局相关职能科室根据专职调解员统计的法律服务需求情况,定期到服务室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四)工作保障。*营村法律服务室是在村文化大院专门腾出了一间办公用房建立的。区司法局为法律服务室配备了办公桌椅、档案柜、电话等办公设施。律师等专业的法律工作者,由镇里每人每次给予400元的经济补贴;村专职人民调解员由镇里每月给予200元,区司法局再给予100元的经济补贴。为使法律服务室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我们制定了“热情、依法、公正、公平”的工作原则,建立了岗位责任、咨询调解登记、信息收集反馈、文书档案管理等制度,并通过工作考核、发放人民调解员补贴等措施规范调解工作,调动服务室人员工作积极性。二、法律服务室取得的成效法律服务室成立4个月以来,共接待群众各类法律咨询21件、39人次。为村级组织提出法律意见1次,组织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村干部法律讲座(包括同农民聊法交流活动)3次。同时,周边的一些村民也慕名前来咨询法律问题、其他村的干部也邀请我们给他们村的村民代表讲课聊法。法律服务室的建立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一)促进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高了村“两委”班子依法办事能力。法律服务室的建立为村干部提供了便捷、免费的法律“快餐”,使村干部在组织咨询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法律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同时,村“两委”班子还与法律服务室签订了法律顾问协议,由律师列席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会议,参与村重大事务决策,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今年上半年,为了提高村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法律服务室举办法律培训3次。培训对象包括村“两委”班子成员、村专职调解员、村民代表和基层党员,极大的激发了基层干部的学法热情,提高了村干部依法管理水平。(二)提高了群众依法维权意识,畅通了化解矛盾纠纷的渠道。过去村民有了矛盾纠纷就知道找政府,动不动就集体上访。现在村里有了法律服务室,一方面法律服务室定期的根据农民的法律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了村民的法律知识素质,增强了村民依法维权意识;另一方面村民有了矛盾纠纷通过到法律服务室咨询,由法律服务室的专业人士为村民“指路”,畅通了化解矛盾纠纷的渠道。如该村农民工田万臣在开发区企业工作期间受伤,在得到法律专业人员明确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