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教材简说本组围绕着人间真情选编了五篇课文,向人们展示了人性中极美的一面,字里行间均萦绕着浓浓的真情。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了与好友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体现了朋友间真挚的感情。《搭石》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搭石”这一乡间的平凡事物,表现了人与人之间质朴的情感,歌颂了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记叙了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给予中复活了,正是爱创造了奇迹。《卡罗纳》讲述了一个不幸的小男孩在学校里得到了关爱。读后使人感受到,小男孩的遭遇虽然令人同情,周围人无微不至的关爱却能早日抚平他的伤痛。《给予是快乐的》,这是课题也是真理。在一个圣诞前夜,一个小男孩,一辆新车,一个成人,两次误会,向人们阐释了关于快乐的哲理。总体目标预设1品尝文中优美的语句,积累词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部分内容能够背诵。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及表现手法。5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学情分析及策略建议人间最美是真情,这句话学生听说过,却未必深刻感受得到。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身体验,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多读多想多体会,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明白快乐的真谛。在每课教学的最后,可引导学生有课文内容延伸开来,联系自己经历过的或度过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第20课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5.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诵读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1.播放《送别》名曲,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力求在上课伊始就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较快进入到“送别”的氛围中,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2.通过《赠汪伦》《别董大》等耳熟能详的送别诗,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别深情。3.介绍时代背景: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形式,也成了诗人们争相歌咏的题材。4.初读两首古诗,大致了解其异同。5.引导学生先学第一首诗,板书诗题。(注意“鹤”的笔顺,“孟”的起笔,“陵”的读音。)6.读题了解有关“送”的内容。(1)师生交流有关黄鹤楼的资料。(2)课件展示黄鹤楼风采,加深对这座江南名楼的认识。(3)师生交流了解“广陵”与“扬州”的关系。(4)教师相机板画长江简图,帮助学生明确诗中涉及到的地名的地理位置。教师边画边与学生交谈:“黄鹤楼也好,广陵也罢,都位于我们祖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长江西起唐古拉山脉,婉蜒6300多公里后汇入东海。黄鹤楼所在的武汉就在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板书:武汉),广陵在武汉的东边。”版书:广陵)(5)师生交流了解李白与孟浩然的基本情况。(让学生明确,李白虽被后世称为“诗仙”,名气颇大,但孟浩然比他大十几岁,当时已诗名天下,而李白还只是二十四五岁的诗坛新秀。)(6)请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7)提示学法:搜集资料是理解诗题,学习古诗的一个好办法。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1.自由练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指读正音。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式了解诗的大意,并鼓励学生质疑。4.集体交流。(1)指名概述诗意。(2)质疑。(3)结合板画弄懂“西辞”等较简单的问题。(4)师生交流,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三、故事导引,入境悟情1.师讲述李、孟真挚友谊的故事。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哪里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选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此处讲述李、孟之间交往的生动故事,意在为学生理解后两句埋下伏笔,奠定基础。)2.赏析“烟花三月”。(1)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