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语言教案《大象救兔子》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大象救兔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大班语言教案《大象救兔子》1活动目的:1、喜欢参加讲述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情绪。2、学习有序观察图片的方法,尝试简单地描述人物间的对话。3、能自由、大胆地编叙故事的情节,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连贯地讲述故事。4、理解词语:凶狠、猛扑过去、撒腿就跑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大象救兔子;头饰:小兔、大象各1张2、表现兔子惊慌、高兴的图片2张,空白图1张。3、表现与图片情绪一致的音乐磁带《兔和虎》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出示表现兔子高兴、惊慌的图及空白图1张,排列一排,激发幼儿参与讲述的兴趣。提问:(指图1图4)这两只兔子怎么啦?为什么先是慌慌张张的,后来又高高兴兴的呢?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二、出示图图(一),遮去老虎和大象1、引导幼儿根据背景判断:这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2、三只小兔玩得怎样?3、幼儿讲述,师小结三、出示图(一)的虎1、先播放老虎叫的声音,后出示图(一)的虎。师:谁出现了?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老虎准备吃小兔了,它是怎么做的?(学习词:猛扑过去,边说边做动作。)师:看到这么凶狠的老虎来了,小兔子怎么办?(学习词:撒腿就跑、又蹦又跳)2、幼儿讲述,师小结。四、幼儿分组自由猜想小兔得救过程。过渡语:这么凶狠的老虎来了,你们帮忙小兔子想想看,它们在路上会碰到谁?它是怎么救小兔的'?五、出示图(一)中的大象>过渡语:你们猜得到底对不对?我们来看一看图里是谁来帮助小兔的。1、提问:(1)三只小兔快速地跑到河边,看见了谁?小兔们会对它怎么说?(2)你们来猜猜大象是怎么帮助小兔的?它会怎么说?(幼儿自由讲述)2、出示图二,幼儿完整讲述图一、图二。六、出示图(三)过渡语:大象会用什么办法对付老虎?最后老虎怎么样了?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图三。引导:老虎逃跑了,小兔和大象心情怎么样?七、幼儿自由或结伴完整讲述三幅图,集体请个别幼儿完整地讲述图片内容,师引导其他幼儿分析不同之处。师小结: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八、请幼儿给故事命名。活动延伸:讨论:如果你发现别人遇到危险、遇到困难会怎么做?大班语言教案《大象救兔子》2活动目标1、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态,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出不同的情节。2、能用恰当的词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动与语言。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活动准备1、教师用大图片三幅、对话框三个。2、两个幼儿一份讲述图片。3、提前录好“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声音。4、提前认识、理解“对话框”的含义。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逐一出示图片1、3、2请幼儿观察、讲述。1、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观察。“这是在什么地方?”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词汇形容看到的背景图。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大老虎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它见到小兔子会怎么说?小兔子是怎样做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2、出示第三幅图片,请幼儿观察。※最后怎样了?老虎吃掉小兔子了吗?※谁帮助的它?怎样帮助的?※大象的表情是怎样的?会怎么说?老虎的表情是怎样的?又会怎么说?小兔子呢,他的表情是怎样的?它会怎么说?大象是怎样知道老虎要吃小兔子的?小兔子是怎样到河对岸的?◎引导幼儿想象并说出兔子请大象帮忙时会怎么说?◎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出各种可能。3、出示第二幅图片,请幼儿观察。※大象像什么?小兔子是怎样过大象桥的?老虎是怎样想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小兔子会怎么说?二、以对话框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图片中各角色的心理变化。1、出示对话框,知道对话框放在谁那里,就是谁在讲话。2、请幼儿分别听“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声音,请幼儿说一说是第几幅的、谁讲的?为什么?是怎么说的?三、请幼儿根据自己对图片的理解,完整讲故事。1、教师提出讲述要求: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是怎么说的?是谁、怎样救的它们?最后怎样了?给故事起名字。2、请幼儿两人一组用小图片互相讲故事。3、请一至两名幼儿讲故事。4、老师完整讲故事。四、自然结束。活动反思:纵观整个活动,在讲述要求上采用逐次添加要求的方法。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习任务的性质和难度将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的效果。第一次只要讲清楚大象救兔子这件事情,第二次增加角色之间的'对话,第三次增加角色的外貌和心理活动的描述,这种逐步添加的讲述,幼儿一般能够较为轻松地完成讲述任务,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讲述的兴趣。